星期五
2023年03月10日
第A3版:时事新闻

乡村振兴战略下科技助力产业振兴路径研究

—— 以郓城县为例

□ 季春风 陈源 王霞 轩溯悦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将农业科技融入生产,全面实现产业振兴,已经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郓城县通过农业科技有效提高乡村产业的质量和效益,积极打造以科技助力产业振兴的发展路径,谱写出乡村产业振兴新篇章。

郓城县科技助力产业振兴的路径探索情况

郓城县为破解目前乡村人才与乡村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匹配的难题,探索乡村人才引育机制,借助院校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培养智慧农业人才,先后建成10大类300余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和载体,包括山东省农科院郓城分院1处,科技示范园1处,院士合作协同创新平台1处,省部级平台分中心11个,乡村人才学院2处,乡村夜校24处,产业技术研究院2个,“专家+农民”利益共同体13个,长期核心基地51处,特色科普示范基地34处,科企创新联合体6个,博士科研工作站16个,农科专家工作室100余处,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17处,“舜耕科技”服务团23个,打造并发布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郓城)赋能平台。郓城县依托省农科院,累计举办各类生产技术培训会、观摩实践等120余场次,培训18万余人次。

为全面加强科研院所合作,郓城县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农业高端专家智库,建立省牡丹、芦笋、小麦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带动。依托省农科院打造全省科技引领型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建设,编制了《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郓城示范县建设三年工作规划(2020—2023年)》,形成“1园10产N区”的县域整体样板建设方案。优选粮油、畜牧、家禽、设施蔬菜、果树、中草药、预制菜等特色产业,构建10条产业链;推动主导产业全链条转型升级,农业特色产业优势更加突显,郓城县先后培植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示范合作社50家,培育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60家,优势特色农业产值提高到60亿元以上,全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

郓城县科技助力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现阶段郓城县科技助力产业振兴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科技助力产业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当前农业科研队伍流动性较大,农业技术市场不完善,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意愿不强,缺乏广泛有效的转型培训指导,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农民对科技成果的认知,难以将已转化的科技成果有效应用。郓城县农业经营规模偏小、比较效益偏低,从根本上制约着农业生产对科技层面的需求,导致供给大于需求,许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够高,未能转化成相应的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研成果的浪费。

与快速发展的农业经济相比,郓城县现有的基层农业科技人才与产业发展不匹配,人才资源流失严重,缺少产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造成现有农业科技人员工作压力非常大,所处农村基层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工作条件较为艰苦,造成了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数量短缺一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与乡村振兴的建设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极大地制约了当地农村产业的发展。

郓城县农村劳动力的年龄、文化层次和技能已经不能满足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成为农村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特别是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新经济、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以及交通的便捷化,大量懂科技、具有管理经验的人才由农村转移到城镇,管理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布局落后等问题逐渐凸显,乡村产业振兴面临较严重的人才制约。

郓城县全面强化科技助力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郓城县积极探索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理顺政府职能,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政策服务支持,加强科技人才培训和培养,推动构建农村产业科技孵化园区,提升本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率,积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理顺政府职能,强化政策支持和服务功能建设。郓城县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的服务功能,提高政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办事效率,为农业科技进步以及科技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提供管理机制保障。建立健全针对农业科技支持乡村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未来方向、重点领域和指导原则;提高财政在农业科技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方面的保障作用,不断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增加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增加信贷投入,为小微企业贷款等业务开通“绿色通道”,强化支农惠农投入保障,推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和保险覆盖面。

推进“乡土科技人才”培育工程,留住本土人才。加大对基层乡土科技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力度,积极创造良好条件吸引科研院所科技专家到乡村创业;在科技助力产业振兴的进程中,进一步发挥好“土专家”“田秀才”的作用。

强化科技支撑,掌握产业振兴之技。大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高位嫁接”,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重点发展一批集产品研发、种苗培育、种植、精深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培育发展企业品牌,提升农产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一批推动农业产业拓展和农产品价值提升的关键技术和特色产品,全面提升农产品品牌科技含量。

(作者单位:中共郓城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