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3年03月10日
第A3版:时事新闻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贡献

□ 庄志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致力于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庄严宣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指导地位、科学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核心内容、精准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规律和根本途径、全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遵循,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庄严宣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两个行”是继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之后又一重大理论创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既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接续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奠定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

科学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核心内容

继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概括了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凝练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一次系统总结了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精华所在。这个总结充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成就和变革,涵盖了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思维、标志性成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框架,也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精准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规律和根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自身要求,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重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以全新的视野对为什么进行“两个结合”、怎样实现“两个结合”进行了科学阐释。“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的奥妙所在,也是对未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路径的内在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指明了发展规律和根本途径。

全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遵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全面阐释了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式阐释,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新时代新征程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当代中国伟大实践提供了更加精确、更加鲜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

(作者单位:中共梁山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