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今年以来郓城县认真践行“四个最严”要求,健全完善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机制,确保不合格食品不上市、不进户、不上桌。郓城县先后被评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山东省食品安全县”。
高位推动,绘好“施工图”。郓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落实党政同责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范围。
同时,扎实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站达标建设和基层市场监管所“十个一”建设,建立了1200多人的食品安全网格员队伍,利用研发的手机APP平台报送巡查信息、发现违法线索,构建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
源头管控,构筑“安全链”。郓城县深入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开展县内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提升行动,推动了食用农产品产地赋码带证上市、市场验码查证准入。打造了“好郓来”食安郓城公用品牌,指导93个农产品获得绿色、无公害、国际认证和商标认证。
全面加强生猪和畜禽集中屠宰管理,建成标准化生猪屠宰点6处、畜禽屠宰点5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1处,生产流程实行从养殖、收购、屠宰加工、物流、销售全程质量跟踪,推行“二维码”电子追溯系统,为每一只(头)畜禽赋予可溯源的唯一二维码标识,只有具备两证、两章、一码、两报告的产品才准予出场和进入市场销售。
完善机制,织密“防护网”。为强化食品生产标准化管理,郓城县对120家食品生产企业全部落实“亮标承诺、对标生产、核标检验”的“三标”管理制度,实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6S”管理模式。同时,在辖区全面推广“山东食链”系统的注册应用,落实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管理,实现食品信息“来源可溯、去向可追、库存可查、召回可回”。
通过高标准建设餐饮实景教培基地的方式,郓城县对餐饮业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管理实行教育引导,积极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模式,对餐饮业后厨进行可视化监管和监督。并严格落实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管理制度,利用现有场所建设多功能的农村家宴服务中心,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厨师持证上岗,网格员全程监督,辖区市场监管所严格查验。
郓城县还高标准建设了县检验检测中心、县食品快检服务中心,构建了以县食品安全快检服务中心为基础,以大中型超市、农贸市场、食堂快检室和基层市场监管所流动快检车为支撑,以第三方监督性抽检、抽检分离为补充的三级检测网络,严守食品安全底线。 记者 李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