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9日
第A5版:文学副刊

戏曲之乡 韵味悠长

马伟亚

离家千里外,未曾忘乡愁。

我的老家在山东菏泽,古称曹州,这里是闻名世界的中国牡丹之都,还是著名的武术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民间艺术之乡。

虽然我已经离开菏泽老家接近二十年,但是我印象最深刻,记忆最美好,到现在还依然念念不忘的是这里的戏曲。

菏泽的戏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即使是一方小舞台,也是一门大学问、大艺术。另外,菏泽的剧种较多,流派纷呈,除了大家比较熟悉、流传甚广的豫剧、曲剧、京剧、四平调、山东梆子,还有独具特色的当地剧种大平调、两夹弦、柳子戏、大弦子戏、枣梆等。

唱戏又分为唱大戏和唱小戏。唱一台大戏,需要有专门的舞台。在菏泽城区、每个县城、每个乡镇,甚至较大的村落,都有专门的戏曲舞台,俗称“戏园子”,这里是唱大戏的地方。一般逢年过节才能听得到大戏。大戏有专门的乐队、化妆师、演员和剧务。仅乐队就有七八个人,甚至十几个人,演员更多,有黑头、红脸、老生、小生、武生、小丑、老旦、小旦、刀马旦等。要知道,一位戏曲演员,仅仅化一身妆扮,就得需要快则一二十分钟,慢则四五十分钟或者两三个小时的时间。

唱一台小戏,无须专门的舞台,甚至演员都不用化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多则几个人,少则就俩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演唱。唱这种小戏,一般都是在城区公园、村中广场,还有就是某家某户操办红白喜事,在街头巷尾或者田间地头唱一出,同样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戏曲在菏泽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上至百岁老人,下至三岁小儿,都会哼唱几句。如果你看到一位村民一边干着农活,一边哼唱戏曲,这一点都不稀奇。

我的爷爷奶奶都是老戏迷,用他们的话说,喝不够的是家乡水,听不够的是家乡戏。尤其是我的爷爷,只要听说附近村子里哪里有唱戏的,即使干一天农活,即使十里之外,即使刮风下雨,也会场场不落地去听戏。

记得我十几岁时,有一天听说邻村晚上有唱大戏的。我们早早地吃过晚饭,全家人出动去听戏。在去的路上,我看到村里的男女老少去了好多人。刚走到半道上,距离还有一里多地,我就已经听到了喧天的锣鼓声,悠扬的乐曲声。那悦耳动听的旋律能够给人力量,使人浑身充满愉悦和激情,所以我至今难以忘怀。

在这些剧种当中,我最喜欢听的是地方戏两夹弦。两夹弦到底有多好听,从当地流传的几句顺口溜就可见一斑:“不吃不喝不过年,也要去听两夹弦”;“拆了房子卖了梁,也要听两夹弦的《站花墙》。”

两夹弦的经典剧目《站花墙》《三拉房》,曾由菏泽当地的戏曲演员数次进京汇报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两夹弦还被称作“半碗蜜”,意思是听一出两夹弦,就像喝了半碗蜜那么甜。可想而知,这种戏曲的艺术魅力有多么大,多么珍贵,多么可贵啊!

戏曲是老家菏泽的一张独具特色的名片。我想,只要把戏曲保护好、传承好、宣传好、利用好,戏曲这种艺术瑰宝在新的时代里依然会大放异彩,大放光芒,也会越来越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