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半百之年,自由撰稿人、书评人、藏书人、专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住单县老城区,其签约出版社的《明史三书》之“才子篇”“军事强人篇”今明两年可分别出版。“创作此系列丛书,我翻阅了大量史料,编著了好几年,其中甜酸苦辣,唯有自己感知!”王淼说。
“慧远”是自由书评人
慧远,王淼的笔名,常被疑为佛家弟子。自名慧远,意在固守文化的清净、执着的“和尚家风”。
王淼以署“慧远”之名的作品见诸国内100多家主流报刊,在《读者》《中国新书》《书摘》等多家著名人文杂志发表大量思想文化性散文随笔;在《北京晚报》《深圳晚报》《现代快报》等报刊开辟个人专栏,并参与《光明日报》《南方都市报》《解放日报》等报刊策划读书栏目,累计发表各类文章5000多篇、数百万字。2009年博客“读书,这么好的事情”获第十届深圳读书月阅读博客大赛一等奖,著有《非常美境—搅动心灵的湖水》《非常迷狂—身体自有主张》等文学评论集。
对于王淼来说,写书评是奔向自由生活的一个起点。1990年,王淼就毅然摔碎了自己的“铁饭碗”,开始写书评——“结束”与“开始”皆彰显了其对自由的向往。
之后的两年里,随着在文艺界知名度的提升,好朋友、出版社常找王淼写书评。他说,帮忙的事情难以避免,水清则无鱼,关键在于怎样去写书评。他恪守一条底线、一条原则,底线是他必须认同该书,挚友写的书,如实在找不到认同感,他会委婉拒绝;原则是他必须看完该书才开始写。
曾几何时,王淼自由创作和应约创作的比例各占一半,每月限写6篇。他说他不追求速度,只要求质量,媒体付给的稿酬不菲,而写作成本也不高,除了看书和写作,每年用两个月的时间采风,兼著散文、随笔、小说等。
写作者不能“淡泊名利”
王淼说,现代写作不必讳言“名”“利”,追逐正确的“名”“利”,是作家的本分。
“名”,对写作者来说是一张社会交流的名片,在圈子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就可以结识更多师友。王淼经常参加学术活动,有时还作典型发言,结识了著名学者梁从诚、陈子善,著名作家韩少功、李陀等。在学习、交流的同时,扩大了自己的影响,拓宽了发表的渠道,无疑是一笔“财富”。
“利”是付出的最直接的回报。王淼认为,体力劳动是一种付出,脑力劳动同样是一种付出。付出要图回报,天经地义。稿费既是生活的保障,也是对写作的肯定,自命清高对文人来说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如果没有稿费作支撑,生活会受影响,写作也必然难以为继。”王淼说。
这些年,王淼的经济生活并不富裕,但也不清贫,创作收入完全满足了其生活、读书、创作、采风等需求。王淼很知足。
写作要耐得住寂寞
王淼认为,写作者不能不读书,阅读不怕杂,既要读文学的经典,也要读当代的文字。文学经典是养料、是修养、是积累,虽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提高品位。当代作家的文字可开卷有益,所以这两种阅读不可小觑。
写作是辛苦而寂寞的劳动,选择了写作,就意味着自愿放弃了寒窗外的花花世界,就意味着自愿坐“冷板凳”,在买书、读书、写书中体验“苦并快乐着”。
生活是一个难以得失兼顾的实践历程。王淼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事情都做得很好,不管是从政、经商,还是写作,必然此得彼失。懂得取舍,就得尽力做好一件事情。选择了写作,就应当以一颗平常的心对待写作,既不要神化,也不要鄙视,更不能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写作不是“摇钱树”“聚宝盆”,不可能一夜暴富,如果难耐寂寞,坐不住“冷板凳”,最好去做别的事情。
王淼最后说,人生需要抉择,只要是快乐,就是最好的选择。
通讯员 刘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