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第A5版:文学副刊

梅落春时香永存

张允盛

2022年4月13日,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王玉梅去世,被喻为“东方母亲”的她带着千百万观众的崇敬与爱戴永远离我们而去了……

虽然她已离开我们两个多月的时间,但时光的流逝,却永远抹不去对这位伟大艺术家的痛悼和追思,虽时至今日仍悲情难抑,长书当哭,老人家在银幕和荧屏上的音容笑貌却不知不觉中时刻浮现在脑海……

1981年,取材于山东农村题材的电影《喜盈门》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让人们念念不忘的,就是那个为了家庭团结和睦,忍辱负重,打掉牙往肚里吞的慈善“母亲”和“婆婆”形象深入人心,因而在广大农村迅速掀起一股“《喜盈门》热”。后来影片不仅获《大众电影》“百花奖”和“金鸡奖”,同时,王玉梅老师也以独特的演技和“戏虽少却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获“最佳女配角”提名奖……

从此,我深深记住了,这位眼神充满慈祥、忧郁、隐忍但却坚定,说话轻声慢语但却掷地有声的“母亲”形象,特别是那眼神,真可谓“不动三分情,稍动七分戏”,由此崇拜之心和敬仰之情不由自主地渗入血脉……

1982年,山东籍军旅作家李存葆根据自卫反击战为背景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在《十月》杂志一经问世,就在全国、全军引起强烈轰动。当时我和同学们看这部小说时可以说是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到现在小说的很多段落和“金句”还能熟练地背诵下来。特别是小说的后半部分,来自沂蒙革命老区的梁三喜烈士的母亲梁大娘为儿子牺牲后还那带血的“620元的欠账单”,成为整部小说最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情节,每次看到那里都会情不自禁地泪如雨下。按照小说当时的轰动影响力和自己的审美判断,《高山下的花环》拍成影视剧必成定局。当时我就推测:如果是一个慧眼高明的导演,剧中“梁大娘”这一纯朴但却高大的英雄母亲形象的塑造,无论气质、形象、神韵和演技,非王玉梅老师莫属。没想到一年后,我的推测果真应验了。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的“梁大娘”一角均由王玉梅老师扮演。特别是电影拍完后,谢晋导演专门请指挥这场战争的杨得志上将审片。当看到王玉梅扮演的“梁大娘”恪守“人死账不能死”的做人信条、祖孙三代连步行加转车不远五千里辗转十多天从山东沂蒙革命老区来到边防部队偿还烈士儿子“带血的账单”时,这位曾多年战斗和工作在山东、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情不自禁地落泪了。1984年11月,当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在全国公映时,“带血的账单”一节,影院内观众的抽泣声几乎压住了银幕上的演员表演……

作为一个老艺术家,尽管获奖无数,荣誉满身,但她却一向平和谦虚,低调做人。她说:“我作为一名演员,没什么了不起,演员只是一个容易出名的劳动者,对演员最高的奖赏,应该是永远活在观众心目中。”

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作为山东人,无论是成名作《丰收之后》,还是代表作《喜盈门》《高山下的花环》《山菊花》《内当家》等经典作品,演绎的无不是山东的人和事。根植山东,情暖全国,故园之恋,可敬可赞!作为扮演母亲的杰出代表,无论是《山菊花》里艰苦卓绝的母亲、《喜盈门》里忍辱负重的母亲,还是《内当家》里高风亮节的母亲、《高山下的花环》里深明大义的母亲……她都把慈母的形象塑造得光彩照人,栩栩如生;都把山东妇女特有的刚强与柔善刻划得淋漓尽致,令人潸然动容。“人民就是我的老师,人民教会了我演戏”,这是她的从艺座佑铭。仅此,也足以值得我们永远尊敬……

玉入土中洁犹在,梅落春时香永存,大师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