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4年12月04日
第A4版:人文菏泽

打 墙

儿歌曰:俺家里,打大墙,大爷叔叔都来忙。大爷扶的是小板,叔叔使的大板长。大墙拍它三百板,山摇地动墙不散;大墙打它二尺厚,雨淋仨月墙不透;屋墙打它一丈高,冬暖夏凉心不焦。黄河之水滚滚来,哎哟哟,俺家的大墙倒下来。

以前,乡村盖房多数人家筑墙不用砖,用黄泥打墙。不是没砖,而是因为用砖砌墙费用太高。乡下,不缺的是黄土。土墙,半米多厚,再毒的太阳晒不透,再冷的寒风冻不透,还省钱。

打墙,先打夯。几个壮汉子,哼哼哟哟地喊上半天号子,打半天石夯。夯实了,再按程序往下走。

地基打好了,找几根圆木椽子或木板,两头加固,做成简易而能逐层取出的长方体墙体框架。

要打好土墙,闷土是关键。整天干活的师傅心里有数,眼看着用水把土泼湿、掺匀了,搭手一试,一抓成团、一摔又碎,便招呼一下,说声“好了”,伙计闻声,立马停止掺水。

把土铲到墙体上,师傅把泥拢成型,手拿小型木板略拍几下,再由掌大板的小伙子用大木板连续拍打,同时用脚踩墙,直到湿土经不停拍踩后逐渐变成熟泥,方才停止。把土加到高于框架的平面后,打墙者一边用脚把土踩平,一边用杵子使劲把土夯实。直到所打的土层与椽(板)同高时,便将最下面的椽或木板抽出来,置于最上,一层墙就打好了。 然后,继续加土、踩平、夯实。如此循环往复,直打到主人需要的高度,一面土墙才算完工了。

打墙时,一人领先,开口唱声号子。打墙的手握木板,随之低声应和,边打边唱。开始时声音浑厚低沉,渐渐的,音调越来越奔放粗犷,抑扬顿挫,直穿云霄,夺人心魄。稍停,再由掌铲的师傅用快铲把墙体铲平,把墙角铲直,墙体变得平滑可鉴。等墙慢慢变凉、变硬、变干后,农人们便可上梁、架檩、封顶、泥顶,一连串的活儿下来,房子便盖成了。

现在,土墙瓦房逐渐被砖混和钢混结构的楼房取代了,打墙这一手艺已渐行渐远,逐渐成为时代背影,没多少人掌握了。

文/孔伟建 图/王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