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
第A5版:文学副刊

真孝无泪又何妨

□ 李志联

一位长辈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最苦是孝子,办一回大丧事,孝子就等于过了一回鬼门关。

在鲁西南老家,一连几天披麻戴孝、哭天抢地的孝子确实很苦,看着就很苦。一方面,亲人去世,孝子心中悲痛,精神几近恍惚;另一方面,孝子还要招待亲朋好友,操持诸多繁杂事务,内外交困,心力憔悴。老家曾一度盛行“谁哭得厉害,谁的眼泪多,谁就更孝顺”,如果谁的眼泪少、哭声小,说明谁的心没到,对老人不够孝。

可是,亲人去世了,谁不哀伤谁不悲痛啊?眼泪再多,也有哭干的时候。亲人去世头几天,眼泪已经哭得差不多了,真等到出殡那天,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纷至沓来,既帮忙,也观看,偶尔还会交头接耳点评一番。这时候,孝子要接着哭,还要比前几天哭得更伤悲。因为大庭广众下,众目睽睽,似乎不哭不敬,不悲不诚啊!

诚然,中国是最讲究“孝道”的国家,自古祭祀是大事,“事死如事生”。或许,在普罗大众眼中,父母新丧的孝子最苦、也该苦,但把孝与哭挂钩,孝与否、孝深浅由旁人来评判、用眼泪来衡量——那么,孝子的哭,无形中就带上了表演的性质,孝子的眼泪就极易被所谓的传统道德所绑架,浮夸虚饰,难免糟粕。

所幸,随着时代的进步,由城到乡,从外到内,移风易俗、丧事简办在加速推进,从亲友参加范围到祭奠仪式流程,一切从简,土葬改火化,坟堆变公墓,厚养薄葬渐成共识,既避免了死人与活人争地的陋习,又减轻了孝子的身心负担。

真水无香,静水流深,大爱无言,光而不耀。诚恳、勤勉、含蓄是东方人的智慧与美德。倘若家庭和睦,长幼融洽,父母在世时得以静享天伦、安度晚年,子女孝心已尽、问心无愧,那么,父母寿终正寝、顺乎自然,子女节哀顺变、安然接受,化悲痛为力量,继往开来,让明天更美好,真孝无泪又何妨?

前几天与读临床医学的儿子视频,他说上海提倡遗体捐献,既可缓解当前人体移植治疗面临的器官短缺困难,又可为医学研究、临床教学等提供重要帮助。去世后,捐献遗体者被尊为“大体老师”,在场的全体医护人员会列队向静躺的“大体老师”鞠躬、献花,表达深深的敬意。

我对儿子说,我是党员,不信鬼神,等我以后去世了,你也把我捐出去,最后给社会做份贡献,也省得回老家搞那些繁琐的出殡仪式了。估计在大庭广众面前你也哭不好,最后就近找个便宜的公墓把我的骨灰一放就行了。

儿子听后,愣了一下,说“那管”,并对着手机屏幕竖起了大拇指,接着就绷紧了嘴唇。我仔细一看,儿子的眼眶竟然泛起了泪花......

旁边的妻子走过来,用拳头在我背上狠狠捶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