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曰:新媳妇,分量重,大嫂二嫂抬不动;新媳妇,脸红红,香粉胭脂抹一层;新媳妇,辫子长,甩甩搭搭腚垂旁;新媳妇,模样好,羞羞答答吃半饱;新媳妇,腿怪粗,腰下挂着俩肥猪;新媳妇,模样丑,捂着盖头不撒手。丑媳妇,俊媳妇,能过日子就是好媳妇。
结婚,娶媳妇,图个喜庆,有很多讲究,尤其在乡村。娶媳妇,不光是一家人的事,全村人都当喜事、大事办,家家户户能帮忙的都尽量帮忙。迎亲的、写贴的、待客的,村里有专门的红白喜事会,村干部亲自坐镇指挥。
以前,新娘子坐的是牛车,后来变成冒烟的拖拉机,现在变成了小轿车。不管用啥当喜车,新娘子下车后脚不沾地的习俗从未改变。一般是找把椅子,椅子上铺块红布,找两三个本族气力大的嫂子、婶子负责抬。眼看着喜车就要到了,抬媳妇的人选就固定了,椅子已提前备好。新娘子顶着红盖头,穿着红艳艳的结婚礼服,坐在椅子上,由力气大的嫂子或婶子抬到院子里拜堂。有时,因两边用力不均,新娘子猛地往一边一歪,吓得新媳妇嗷的一声,赶紧抓住椅子把儿。
也有的地方,不兴抬新媳妇,而是由新郎官从车上把新媳妇抱下来,一路抱到院子里拜堂。条件好的、讲究些的人家,还在地上铺一层大红地毯,从大门口直铺到院子里,甚至大街上。再请上一个响器班,吹吹打打,热闹一番。
结婚仪式上,抬媳妇、拜天地、新媳妇改口喊爹娘、撒喜糖……每一步,每一环,都有不少故事,都让人充满期待。
看见娶亲的喜庆场面,容易引起我对根脉的怀想。
文/孔伟建 图/王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