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6日
第A3版:理论与实践

新时代山东担负的文化新使命新作为研究

□ 王文君

近年来,山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嘱托,扛起文化大省责任担当,在新的起点上,深耕齐鲁人文沃土,勇担新的文化使命,聚力打造新标杆,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践行者。

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我们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山东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美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齐鲁风韵浩荡悠长。近年来,山东着重从打响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入手,切实抓实抓好文化繁荣兴盛,努力建设思想铸魂高地、道德风尚高地、文明创建高地、文化遗产高地、交流互鉴高地,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

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要坚持守正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只有坚持守住根基,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作为文化“两创”的首倡地,山东牢记嘱托,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文化“两创”新路径,聚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硕果累累:在加强文艺精品创作中体现“山东文脉”方面,山东坚持守正创新,聚力文艺惠民,深入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强化规划引导,激励推出一大批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学鲁军、鲁剧、鲁影、山东戏剧、山东美术、山东书法、鲁版图书等品牌的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

勇担新的文化使命,要扎根人文沃土。文化融入生活,美德滋养人心。近年来,山东围绕文化“两创”融入日常生产生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通过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宣传学习等活动,构建从山东好人、好人之星、最美人物到道德模范、时代楷模的典型遴选体系,把优秀传统文化落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落在人心上,落在行为习惯养成上,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与此同时,山东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在全国率先实现大中小学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全省建成154个尼山书院,2.4万个乡村、社区儒学讲堂,探索出“图书馆+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儒学讲堂”等传承普及模式,为弘扬传统美德、涵养文明新风提供了有力保障。齐鲁大地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正转化为干部群众的生动实践,推动文化“两创”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今日之山东,从鲁锦、鲁绣、皮影戏借助进博会走向国际,到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走进维也纳开启全球推广,再到“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山东以开放胸襟、宽广视角,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文明对话交流、合作互鉴、融合发展,多方面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幅提升了山东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影响力,使齐鲁大地文化和文明之光交相辉映,自信和自强的底色愈加厚重,为山东“走在前、开新局”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中共菏泽市委党校 本文系山东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项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