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0日
第A3版:理论与实践

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 甘思宁

2024年5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干事创业的氛围如何,干部工作状态如何,关乎着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为此,我们要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持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第一,重结构树导向,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一是树立正确的领导班子配置理念,构建“年龄搭配合理、专业结构科学”的领导班子格局。建立合理的年龄结构梯次,乡镇党政领导班子的配备以35岁为主体,部门领导班子的配备以40岁为主体。建立互补性的知识结构,领导班子的配置要注意知识结构的合理搭配,注意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知识方面的人才搭配,注意“理论家”与“实干家”的搭配,处理好“专才”与“通才”的关系。二是建立差别化、合理化的政绩考核考评体系,加强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制约要素分析。对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大胆地用”,力求在人才的“保质期”内,及时提拔使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干部的潜能。三是探索建立能岗相适的领导干部选任工作机制,进行相适评价,提高适岗匹配度。结合干部个人材料和组织日常考核,参照干部大数据,对干部能力素质与岗位需求的吻合度进行评价打分。四是打破身份壁垒,拓宽用人视野,让更多的优秀干部进入领导干部队伍。

第二,优作风增效能,提高干部群众满意度。一是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基层制度。领导干部定期到所联系的乡镇、村(社区)蹲点调查研究,每年亲自撰写几篇情况来自基层的调研报告。二是健全科学、严密、规范的干部作风监督管理机制。把干部作风建设纳入干部日常工作纪律,把干部置于群众的有效监管之下,真正做到“干部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增强干部转作风的外在压力。三是完善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工作机制。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之间要相互通报工作动态,班子成员之间开展经常性的谈心交心活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谈心交心。

第三,严管理细监督,确保权力运行规范化。一是建立干部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制度。根据组织战略目标,结合干部意愿、专业素养、实际表现等,建立职业运行动态信息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掘、使用、管理好干部,使干部发展与组织规划保持一致。二是实行末位淘汰制。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中心工作,制定具体的量化标准和考核指标,明确责任人,把责任、任务、时限量化到领导干部头上,对工作不力或因失职、渎职造成工作处于末位的,相应给予转岗、待岗、辞职、免职等处理。三是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德述廉、诫勉谈话、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建立民主生活会质效考评制度,对民主生活会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办法,对民主生活会考核优秀的领导班子予以表扬,对合格线以下的领导班子责令限期整改。四是建立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组织部门牵头,每月与纪检监察、检察、法院、公安、审计等执纪执法部门联系一次,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同时要拓展监督渠道,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监督。

第四,强激励促担当,激发干事创业正能量。一是大力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精简会议文件,减少考核评比,纠正过度留痕,清理现有不合理责任,取消没有法律政策依据、权责不对等的责任状,给干部“减负”“松绑”。二是完善干部实效考评机制。既重显绩,更重潜绩,通过个人总结、单位审核、群众评议、成果展示等方式,用发展的、历史的、全面的眼光对干部作出客观、公正、精准评价。真正实现考核结果与奖惩相衔接,对考核优秀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三是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细化容错纠错申请、核查、认定、实施、答复等步骤和环节,对涉及容错纠错的干部加强跟踪回访,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开展激励勉励谈话,帮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四是建立干部激励政策刚性执行督查问责机制,开展干部激励政策落实情况调查,强化督查问责,确保各项干部激励政策的有效执行。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干部查体等制度,切实保障干部合法权益,关心干部身心健康。 (作者单位:中共东明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