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第A6版:人文菏泽

半个多世纪的“国花情结”

——单县时楼镇时油坊村牡丹产业发展史

牡丹花海走秀

等待出售的牡丹苗

近日,笔者走进单县时楼镇时油坊村,感受牡丹种植特色产业村的“国花情结”。

花开时节,香溢村野。时油坊村种植牡丹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村民张先玲说:“大伙儿看中的不全是牡丹的雍容华贵,更注重它的药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说起与国花结缘,村民就会想到曾在滕州工作的时庸合。起初,老时看到当地人家种牡丹比种庄稼强,就带回家4000多株。当时的时油坊村还是“吃大锅饭”,栽下的牡丹被个别人视为“毒花”,险遭铲除,被冠名“罪魁祸首”的时庸合跑回了滕州,几年不敢回家。

三年后,牡丹根茎长得又粗又长,村民偷偷挖出来,剥皮晾晒成中药丹皮,1公斤可卖两块钱,是粮价的10倍。村民时圣河家当年靠丹皮收入买了一辆飞鸽自行车,可把大伙儿眼馋坏了,牡丹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200多亩。

20世纪80年代初,单县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时油坊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随后的几年间,靠牡丹种植加工,许多村民成了人皆称羡的万元户。

为此,时油坊村在全县农村率先拉了电、修了路、打了井。20世纪90年代初,小麦1公斤卖到七八毛,丹皮1公斤是17块钱,5年后涨至24块钱。这年,全村牡丹种植面积达到了400多亩。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乡村。”这是村民刘卫华几十年来不曾改变的春联。刘卫华介绍,每年四五月间,牡丹、芍药相继绽放,风送花意,馨香四溢,周边丰县、砀山县、金乡县的亲朋登门观花,络绎不绝。

1996年至2000年,丹皮价格一路走低,最终降到了1公斤4块钱,1株10年龄的牡丹不如1株两年生的杨树苗。令人“伤心”的牡丹,真的失去当年的风采了吗?然而,村里却没有一家想要毁掉牡丹。村民说,牡丹对咱有情有义,啥时候我们都不能无利而忘义!

花贱伤农。全国各地牡丹受损严重,而时油坊村花农却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大家转变种植经营思路,开始销售牡丹苗和观赏盆景,20多位村民还跑到甘肃、新疆租田试种,坐地推销家乡的牡丹花和丹皮。

留守村民开始扩张牡丹种植规模,有的不光自家田地全部种上牡丹,还到邻村租地种植。

花随人意。丹皮价格一路飘红,从1公斤18块钱升至42块钱,牡丹到了“最艳最香”的时机。随后的几年间,丹皮价格持续低迷,但产销仍有盈利。疫情后,丹皮保持高位价格,供不应求,早先曾被人们视为废物的牡丹籽榨出的油翻了几倍,这又是一笔“意想不到”的增收。

花农刘志科种植牡丹近50年,对国花感情甚笃。老人说,他几乎没种过其他作物,牡丹有情意,他始终不离不弃。

前几年,时油坊村成立牡丹种植合作社,120户花农成为社员,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从育苗、苗木、花蕊、花朵、丹皮、丹籽等,每个环节都有不等的收入。”合作社负责人时维艳说,与国色牡丹相识、相守、相伴半个多世纪,这种情结早已深深地烙在大伙儿的心灵深处。文/图 刘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