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第A3版:理论实践

淮海经济区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以菏泽市为例

□ 杨慧华

淮海经济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之一,该区域辖豫东、苏北、皖北以及鲁南四大板块,地理位置优越,资源要素丰富。产业协同是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需要率先突破的领域之一。菏泽作为淮海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积极融入区域协同发展格局,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助力我市优势产业发展,构建并完善现代化协同产业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产业基础。

融入淮海经济区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优势

近年来,我市锚定 “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培育“231”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4464.49亿元,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8位,在淮海经济区10市居第4位。十年来,年均增速保持在7%以上,成为淮海经济区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城市之一。

区位交通优势凸显。菏泽处于济南—郑州—徐州三大省域中心城市的地理中心位置,串联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处于“增长三角”的核心区域,是中原经济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战略节点。菏泽与济南、青岛一道被国家确立为现代交通的重要枢纽城市。牡丹机场运营航线12条,通达19座城市;鲁南高铁已通车运营,雄商高铁菏泽段开工建设;菏徐高铁、濮阳—菏泽—枣庄—临沂—连云港铁路项目前期研究工作正在积极推进,着力构建“米”字形高速铁路网,与淮海经济区域城市立体交通网日益完善。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启动新一轮突破菏泽、鲁西崛起行动,支持菏泽巩固“后来居上”成果,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并深入实施鲁南经济圈发展规划,支持枣庄、济宁、临沂、菏泽四市强化城市功能,协同联动发展,支持鲁南经济圈深化与苏豫皖交界地区合作。《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提出,要增进国家重大战略下的广域合作,支持菏泽、济宁、临沂、枣庄等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徐州等市共建淮海经济区。这些战略规划相继出台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

优势产业带动作用增强。我市把生物医药作为首位核心产业来培育,着力打造全产业链生态,集聚效应愈加明显,集约化优势充分显现。“一港四园”协同发展格局已经形成,现代医药港“头雁效应”凸显,发挥了强力龙头带动作用。生物医药产业凭借健全的产业链,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和成本优势。高端化工产业持续提质增效,形成了以东明县、鲁西新区为主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和以巨野县、郓城县为主的煤化工产业集群,引领区域、辐射周边的集群效应增强。

要素禀赋结构日益改善。产业转型升级归根到底取决于要素禀赋及其结构。要素禀赋结构的优化主要体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菏泽不断集聚的过程。如2023年我市争取专项债券、预算内、特别国债等资金200亿元以上,有力支撑了重大项目建设。围绕现代医药产业集群需求,引入领域内研究院、技术中心、高层次人才团队和高端项目及企业。去年现代医药港累计签约项目54个,新签约重点产业引才项目337个,引进高端人才374人。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人才等要素禀赋的改善为菏泽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创造了机会,也加快了新兴优势产业在菏泽的集聚。

融入淮海经济区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产业协同作为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我市需要从区域整体出发,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功能互补,积极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 以期为以区域重大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提高政府跨区域治理能力。政策的一体协同是确保发展要素高效、合理、有序配置的基础和前提,构建畅通高效的政府协调沟通机制,保证产业经济发展要素的有序流通。树立共同利益观,通过围绕提升区域间的共同利益,构建区域内各方均能接受的多层次、宽维度的目标体系,形成跨区域协同发展合力。强化政策供给协同,以实现区域整体利益为政策的出发点,在不同利益偏差的协调中寻找政策均衡点,建立跨区域层面的政策协同机制,共享政策红利。

推进跨区域产业链衔接联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是要在生产要素上与其他区域形成互补,减少产业结构上的雷同。充分立足本地区的区位及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集群化水平,建立有序的产业链。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利用集群优势,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推动地区差异化、促进上中下游以及关联产业的衔接。借助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大数据、供应链等,实现区域内产业链联动,为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上下畅通的发展链条。

优化跨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以打造全过程创新生态体系为目标,努力加强与区域内其他地市的创新合作。在知识创新方面,利用合资合作、兼并收购等方式,共同培育原始创新主体或平台,支持企业引入外地研发团队组建的研发机构,提高原始创新整体水平。在技术创新方面,增强对区域间的技术创新联盟合作行为的行政奖励和财政补贴,奖励本地企业将外地的先进技术更快地融入生产经营活动中,促进外地科技成果在本地加快转化,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提升优势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

创新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充分发挥协调整合作用,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之间建立合作平台,实现创新技术由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完整链条,提升科研成果到产品的转化率。比如可以建立区域产学研合作技术孵化中心等,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政策体系,减少科学技术研发的沉没成本。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规划建设跨区域的技术监测公共服务平台,增强高新技术、核心资质的互认、互证。

(第一届淮海经济区党校智库合作联盟调研课题 作者单位:中共菏泽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