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4年03月20日
第A6版:人文菏泽

牌坊、祠堂、油坊冠名的古村落

散落民间的旧时榨油使用的部件

刘寨村现分为东刘寨、西刘寨,分别隶属单县黄岗镇耿许庄村、赵庙村,但当地百姓习惯称其旧名刘寨。

《刘氏族谱》记载,明代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公元1487年),刘氏一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并修寨垣,故名刘寨。

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皇家拨款为刘寨村刘氏家族修建4座牌坊、1座家庙,立旗杆、挂御赐匾额,誉为“牌坊刘寨”。

刘寨村的贞寿坊闻名单县,坊主为刘氏三世祖刘兴邦。其生于公元1612年,卒于公元1685年,字具瞻,号莲芳,曾任云南澄江府通判,廉洁奉公,百姓拥戴。康熙皇帝下诏拨银五千两,在刘寨村东建造牌坊,以旌表其美德。

该坊为青石结构,高11.4米、宽7.8米,四柱三间五楼式,蔚为壮观。

乾隆年间,县衙奉旨在刘寨村建立孝子坊,坊主为刘兴邦之子刘宏甲。刘宏甲生于公元1652年,卒于公元1729年,字天绳,邑庠生。其父刘兴邦在云南为官期间,适逢战乱,其担忧父亲安危,与家仆奔赴云南寻父,经受千辛万苦,历时一年之余,终将病入膏肓的父亲安全接回老家。

刘宏甲千里寻父之举被传为佳话,朝廷诏令拨银五千两,由地方官府敕造孝子坊,旌表刘宏甲的善行孝道。

刘家祠堂位于刘寨村西南部,占地面积3亩余,房屋14间,其中大殿3间,西厢房各3间,山门3间。山门前有御赐旗杆8个,正中间刻有“敕褒节孝”字样,大殿及厢房皆悬挂刻有“孝行恪天”“德音是茂”等字样的数块匾额,恢宏气派,使人感喟。刘寨由此又谓“祠堂刘寨”。

刘家老林位于刘寨村西北角,占地面积约50亩。墓地坐北向南,墓门正面有四柱三间单楼式石材牌坊,坊中镌刻“圣旨”及“刘林节孝坊”字样的匾额;两侧石柱刻有《朱子家训·全文》中的经典名句:“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意在警示后代对祖先富有敬仰之情,强调教育之重,无论祖先过去多少年,在世之辈志在传承、懂得感恩;无论后代是否聪慧,教诲都是必不可少的。

该墓地立有56块龙头石碑,石供桌、石香炉、石马、石人、滚龙柱等不计其数,松柏掩映,肃穆静谧,令人顿生神秘之感。

刘寨曾是商贾云集的大集市,寨内设有钱庄、票号以及杂货铺等商号,因有榨油的作坊,刘寨又称“油坊刘寨”。

清末民初年间,为防御匪患,刘寨村修筑了围村寨墙、挖了围村寨海,东西南北修建了寨门,四角建了炮台,专人夙夜轮班把守,防备甚为森严,土匪不敢冒犯。

民国、解放及“文革”时期,牌坊、祠堂、老林、寨墙、油坊等屡次遭受损毁,现仅存榨油器械残件,静静地躺在被人遗忘的角落,无时无刻不在述说着一个古老村落曾经的故事。 文/图 刘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