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曰:吃烧饼,卷油条,烫得小二头直摇;烧饼吃上一大摞,南大洼里去干活;烧饼吃上一整筐,南山坡上去烧荒;烧饼吃了一筐箩,跑到汴梁背秤砣;秤砣背回一千斤,再吃烧饼整个吞。
烧饼是乡村饭店的主要食品,中间薄,边沿厚,呈浅碟状,碗口大小,当地也称马蹄烧饼。
烧饼是用“土炭炉”烤制的,这种“土炭炉”是由两口十印铁锅扣在一起,上面的锅打掉其边沿的五分之一,留出30厘米方口为操作口,两口锅用铁丝缠牢,外糊以石灰和黄泥保温,放到一个特制的木架上。上面的锅用于贴烤烧饼,下面的锅用于存放点燃的木炭。
烧饼用优质面粉、芝麻、植物油、糖稀、五香佐料为主要原料,和面时要加“老面”发酵,面和水的多少随季节而定,面和好后还要“醒”,这里边有很大的技术含量,直接决定烧饼的柔韧性和味道。
做烧饼时,先揪面团,面团的大小一般按每市斤干面粉出六个烧饼的数量掌握。接着,揉面团、擀面饼,在面饼上擦抹掺有五香作料的油后,包成面团再进行搓揉。然后,在此面团的正面用刀划几道划痕,放在手盘内,用手蘸水旋转着挤压面团,做成边沿厚、中间薄、有花纹的圆饼。最后,在圆饼的正面涂上一层糖稀、粘上芝麻,再将圆饼背面贴在铁锅内面,接受下面铁锅内的炭火熏烤。
就这样,大约半袋烟的功夫,又香又酥的烧饼便可食用了。
文/丁明烨 画/王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