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3日
第A5版:文学副刊

倾听时光深处的回声

——纪实文学《淘洗的光阴》读后

□ 陈化明

岁月如流,光阴匆匆。人生在世会留下什么?应该留下些什么?

一个浅冬的午后,手捧一卷《淘洗的光阴》,细细品读其中篇章,蓦然想起古人一首诗:书卷多情是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的确,读书可以增长知识,丰富间接经验,更重要的是能够滋养心灵、反思人生,于喧嚣的名利场中保持人间清醒。诚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所言:一个民族对阅读的亲近程度,决定着这个民族整体素质的高低。

这本纪实文学作品集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鲁地风土人情以及作者的生活轨迹,时间跨度达半个多世纪,展现给读者的,不仅仅是芸芸众生相,而且营造了超然物外的时光隧道,一个个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周振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共菏泽地委书记,在曹县农村调研时,去看望一位重病在床的革命老人,面对老人家几乎卑微的请求——“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在随后召开的县委书记汇报会上,他激动地说:“伊巧云老人为了革命,牺牲了丈夫和孩子,现在重病在床却吃不上半碗猪肉!”说到这里,他用巴掌拍打着自己的脸颊:“同志们,我们还有脸当他们的书记吗?我们这些大大小小书记的脸还叫脸吗?!”参加会议的县委负责人羞愧难当,热泪盈眶……

事情虽小,却有着鲜明的现实启迪和深刻的历史意义。

也许当年的周书记想不到,他那一个自责的耳光,四十多年后,重新被人们提及并为之赞叹。原来,与菏泽相邻的某地级市,与周书记同样级别的某书记因吃饭问题,狠狠扇了市政府秘书长一记耳光!出乎意料的是,这位书记非但没有打出自己的权威,反而在社会上以及网络世界引起轩然大波。中央纪检委网站评论:有权莫任性,从政先正身,党员干部绝不容许耍官威!新华社发表言论:耳光响亮,打掉了自己的乌纱,更要打醒那些不讲官德、不修官品的官霸!诸多评论对该事件的客观综述,无疑是社情民意的反映。更有甚者,如媒体披露的甘肃武威市委原书记火某随意打骂侮辱下属干部,大肆贪污受贿,终于把自己弄得火了一把——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并处罚金一百万。还有特权思想严重的江苏省政法委原书记王某、为所欲为的安徽省司法厅原厅长程某等等,不一而足。

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把党的宗旨精辟地概括为:为人民服务。他的同志们也留下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一部部经典著作。然而多年之后,竟有些许貌似精明的“和尚”,偏偏把这些好经给念歪了,一门心思为人民币服务,为“五子登科”服务,公然背叛党旗下庄重的誓言,阳奉阴违,投机钻营,自欺欺人……以至于跌到高墙电网之下才如梦方醒,甚至“贪无反顾”走向了断头台!

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事件的发生?怎样才能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淘洗的光阴》中有不少篇章,都给读者留下了沉甸甸的思考!

该文集的数十篇作品,多有随笔见诸其中,这源于作者对散文的喜爱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作者潘若松在中文系求学期间,就已经在当时的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发表散文,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他边学边写,在文学的园地里勤奋耕耘,毕业后逐渐成长为一家晚报的总编。他不仅是一名作家,还是高级编辑,是研究型、探索型的新闻工作者。他始终认为,新闻的生命在于真。他崇尚陶行知先生说的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其实,一个普普通通的“真”字,说起来容易,可在现实生活中,可谓一字难求,尤其批评报道。然而,2002年的潘若松,却认认真真地撰写了一系列批评报道:菏泽牡丹王被卖到洛阳(后来荣获中国晚报新闻奖一等奖)。

就是这样一篇求真务实的报道,意外引发有关人员的不适,埋怨他揭露了阴暗面,给菏泽造成不良影响。也不乏好事者避重就轻,不谈珍品牡丹被卖事件,却在被卖的是不是所谓牡丹王上做文章,试图混淆视听、转移公众注意力。当然作者采写这篇报道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但他并没有虑及个人得失、放弃对真善的追求。他认为,光明和黑暗之于社会,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经历了夜的黑暗,才会更加珍爱昼之光明;相信阳光必将驱散黑暗,所以不惧怕暗夜降临。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讴歌真善美与鞭笞假恶丑同样重要。熟悉潘若松的人都知道,他不是一个爱计较的人,但在是非面前,却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深入走访牡丹专家和当地资深花农,终于还原了事实真相。有同行事后问他对批评报道的看法,他坦诚以告:“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道理?工作千头万绪,哪能十全十美、一贯正确?忠言逆耳,真言难得;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春秋战国时期的子路、晏子等仁人圣贤,闻过则喜、见贤思齐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此也有过诸多精辟论述。在1962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明确指出:“不负责任,怕负责任,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而现实生活中,个别地方个别人因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和私心杂念,对不同意见持怪异眼光甚至打击报复,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淘洗的光阴》第四部分,有一篇散文:《远逝的绝响》,作者以悲愤交加的笔触,从一个铃铛切入,记叙了父亲年轻时因发言说真话,被遣返农村老家,从事艰辛的“劳动改造”。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这篇近万字的散文,多次描写了某些世人的“真面目”:落井下石者有之,包藏祸心者有之,媚上欺下者有之,两面三刀者有之……导致未成年的姐姐到生产队长家下跪磕头,以求生存;父亲遭势利小人算计,几乎难逃生天……迫于生计,从教的父亲当起了卖油郎,起五更爬半夜,走街串巷,手摇一只铃铛,靠卖油赚取点滴利润养家糊口。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改革开放的春风,仿佛一夜之间扫除了人们心头的雾霾,老父亲忍辱负重二十年,终于迎来了平反昭雪的阳光,扬眉吐气,重新回到自己钟情的教学岗位,向黄土地上的孩子们撒播爱心的种子和文化知识的雨露……

掩卷沉思,唏嘘再三,仿佛看见一只饱经沧桑的铃铛,警钟般摇响在微寒的大地之上。民间一句俗话说得好:人在做,天在看。人有人格,天有天道。天道以她的真理之光、正义之剑、民心之笔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当年那些兴风作浪的“弄潮儿”,已经泥沙般沉没在时间的长河里。

曾经看到过一则寓言故事,大意是——美丽的孔雀开屏,癞皮狗看到后心生醋意,它蹲在后边,盯着孔雀尾巴大喊:“快看,孔雀的屁股那么脏呢!”后面的老山羊用脚踢踢它:“别叫唤了,你瞅不见自己腚上的狗屎,还笑话人家哩!”现实生活中,与那条煽风点火、以邻为壑的动物一样,搬弄是非的宵小之徒并不鲜见。不过这倒应了鲁迅先生论及国民劣根性的名言:“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轻抚《淘洗的光阴》,仿佛感受一面由历史和现实做成的空灵鼓,叩响看似光滑的现实鼓面,一定能听到历史深处传来的悠扬回声……

古代著名哲学家、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远去的时光并不虚无,淘洗之后的历史格外清晰。她像一面镜子,映射了过去也凝视着当下,更以冷静的光芒昭示未来。

这,正是《淘洗的光阴》亮点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