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7日
第A4版:人文菏泽

鲁西南“除夕”“春节”风俗拾零

大年三十的晚饭一定是吃水饺。饭后,要在做饭的大锅里添上水,上面放上馍馍、枣花糕,以示一年不空锅;有的在锅沿周围一圈放上玉米粒、麦子粒等五谷杂粮,表示年年锅里有粮食。做完这些,还要把水缸里打满水,把正月初一烧锅用的棉花柴、玉米秸等长的柴折断备用,因为正月初一不用压水井、不能折断东西。此外,家庭的每个门口还要放拦门棍,院子内的房间拦门棍要小,大门口的拦门棍要粗要大,拦门棍要放到正月初七。这个习俗传说是从姜子牙封神时开始的。传说姜子牙封神时把不得志时离开自己的妻子封为穷神,也是扫帚星。每当过年,人们在家吃些好东西时,他的妻子就会穿得破破烂烂得上门讨吃讨穿,惹人厌烦。有人告到姜子牙那里,姜子牙就让人把自己的打神鞭拿去放在门口,姜妻一见,就不再进门了。后来,人们用木头仿造打神鞭的样式放在门口来防止姜妻进门,结果一样管用。久而久之,形成了放拦门棍不让穷神和邪祟进家门的习俗,也有不让钱财外流之意。姜子牙受封齐地,这风俗也在齐鲁之地有了流传。

晚饭后,放鞭炮及烟花。菏泽民间鞭炮匠自己配制、掺有铁屑的一种圆柱状土烟花过年必放,这种烟花燃放时能喷出四五米高的焰火,如火树银花,煞是好看,但现已不多见。近三十年来,高空烟花尤其受到欢迎。自从20世纪80年代家庭开始普及了电视机后,晚饭后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又成为民俗之一。一家人围坐一起,没有暖气设备,一般用煤球炉子取暖,吃零食聊天,看春节晚会。精力旺盛的人可以从晚八点看到午夜李谷一演唱《难忘今宵》结束。守岁至午夜12点,钟声敲响,人们燃放鞭炮、烟花,迎接新年到来。

正月初一,人们五更起床,有的还要比一比谁家起得早,以表示“起早有利”,天亮后起床的人会被嘲笑。天色尚黑,大人小孩都穿新衣服,打扮一新。各房间打开灯,整个院落灯火通明。盥洗完毕,在院中撒芝麻秸秆,大人小孩出入均要踩踏,没有芝麻秸秆的用玉米秸秆代替,祈愿新的一年节节高。也有说法是为了防止姜子牙的老婆在拦门棍前碰壁后从天而降。之后,大人给天爷爷(玉帝)等天地神灵摆供,一般为鸡、鱼、方子肉、藕盒等五样;妇女或儿媳妇烧锅,男人下饺子,下饺子时放鞭炮,开大门,谓之“接灶神”。因为一家之主——灶王爷“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上天言过家庭的好事,所以归来要放鞭炮迎接。旧社会时,饺子下锅,妇女或儿媳妇只管烧锅,不能问饺子熟不熟,不能乱说话,等婆婆或男人叫停才停止烧锅。盛上的第一碗三个饺子要先敬天爷爷(玉帝);此外,敬家神(位置在堂屋东门后);敬麦王奶奶(在粮囤前);敬财神(一般在卧室等处);敬灶王爷(在锅灶口前);敬龙王爷(水井或压水井前);敬门神以及白衣奶奶、菩萨奶奶等神祇。女性神祇要供奉水果,给门神烧纸的时候,要在大门两边的缝隙里插上香,并点燃。

祭神过后,全家吃饺子,吃到露馅饺子时忌讳说:“破了。”而是说:“撑了。”饺子吃后要有剩余,意为年年有余。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向晚辈发放“压岁钱”,有的地方叫“压腰钱”或“带腰钱”。此时,天还不亮,大人吩咐小孩到门外东望,看东方天际是否发红。小孩回来,大人会问:“红了吗?”小孩回答:“红啦!”以讨吉利。如果有养牛、养羊的家庭或多年没有养成猫、狗的家庭,大人吩咐小孩到田间地头学牛羊叫声往家跑,或在门口唤猫、唤狗,以求得家畜平安。天亮后,大人小孩外出拜年,先本族,后外姓,平时有隔阂的人借拜年化解疙瘩。同姓聚集的大村,一般建有本姓的宗祠,本族人丁要到宗祠内向列祖列宗上香、烧纸、磕头。没有宗祠的,村里保管本姓家谱的族人在这天恭恭敬敬请出家谱,在院中摆上长桌,供奉上家谱,地上铺毡,方便族人面对家谱磕头。此外,本族辈分小的族人到年老辈长的族人家中拜年,集体行磕头礼,现已不多见,多以“早晨吃了多少饺子?”“年下怪好呗?”等问候语所代替。外出拜年完毕归来,家庭再开始祭拜自己家的上三代先辈,仪式也是上香、烧纸、磕头之类。外出拜年及祭祖一般为男性家长,也有祭祖时带孩子的,借机讲述家族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家族的人文历史传承,妇女则在家准备上午饭菜,小孩子放鞭炮。

正月初一这天忌讳动用剪子、针及斧子等器物,即便需要,也要等到初二再说。放鞭炮留下的纸屑不能扫,屋里屋外不打扫卫生,更不能往外倒垃圾,以免扫去财运、倒出财富。不能到大井打水或者用压水井压水,不用石磨、石碾,因为春节要让管水的龙王爷和石头神休息一天。初一不干农活及各种不必要的家务,为的是“一年一个时候”,让人完完全全放松一天。因为从初二开始,已婚妇女要和丈夫孩子一起走娘家;初三开始,其他亲戚就开始串门走动了……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进入家庭,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快递式”串亲,中午或下午带上礼物上门,坐上十分钟就告辞,一天就走完了亲戚。“从前慢”的时代,有的家庭走亲戚要持续到过完正月十六才结束,而后,一年的生活又周而复始地开始了。

张长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