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新中国成立7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2019-10-29 09:25:16 来源: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对近代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历史命运进行的规律性总结,又是全面把握大局大势基础上对“中国向何处去”作出的科学回答。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在实践中奋力探索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逻辑

  道路问题至关重要。道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之路,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既不能照搬国外,又不能囿于书本,必须立足国情、把握时代特征,走自己的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持续推进一以贯之的“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开辟出来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而开创的,也是在中国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是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接力探索和接续奋斗中坚持和发展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适时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的伟大飞跃。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为了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探索。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通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试图走一条更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主要标志,党对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自己的新的认识,初步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历史的发展从来不是直线式,而往往是在反复、曲折中前进。由于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全新事业,党对这项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认知还存在一定局限,伴随着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左”的偏差,特别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错误,使这种探索遭到严重挫折。尽管探索坎坷曲折,但取得的经验教训弥足宝贵,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开启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发出响亮号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命题的提出,为把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凝聚在一起、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

  经过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这一道路不断探索,提出了改革开放论、商品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一国两制”等理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沉着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严峻考验,依据新的实践确立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全面改革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协调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建设,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系统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完整的表述,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方位、新变化、新要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确立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从新世纪新阶段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中国成立70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凝结了党和人民持续探索的智慧和心血,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所以,探索、开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鲜明主题主线。我们应当用整体性的历史眼光来审视新中国成立70年历史,要从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发展逻辑来深刻把握。虽然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具体工作有很大区别,但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把两个时期割裂甚至对立,而是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来看待,新中国成立70年历史就是一部持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两个时期既体现了道路探索的阶段性,又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辩证统一。

  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断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空前提高、国际地位日益上升,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的严峻考验而立于不败之地,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种种突发事件而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之所以能够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而创造“中国奇迹”,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用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回应了所谓“历史终结”的错误论调,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系列重大问题。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认识深化

  新中国成立70年伟大实践孕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出了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在探索的实践中,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逐步完善。从毛泽东提出走符合自己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到党的十二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从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到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伴随实践发展不断拓宽延伸,内涵越来越丰富,党对其内在规律性认识也更加全面、深刻。这条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上述界定是对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道路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精炼概括,科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前提、基本依据、运行机制、基本目标,描绘了走向现代化强国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宏大愿景。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这条道路首先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基于我国相对落后的社会发展状况而决定的。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优先发展经济满足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必然的战略选择。发展经济为社会其他方面发展奠定基础,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更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彰显。当然,经济发展也需要社会全面进步的有效支撑。没有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物质文明建设就缺乏各种保障和强大动力,经济发展目标最终也难以实现。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发展经济,又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两者协同推进。始终坚持两点论,实现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的有机统一,社会的全面进步才会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也才会有体制保障、智力支持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相统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上述两者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始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内生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外在平衡的统一。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根本在于二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了两个基本点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根本上保证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由上所述,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在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改革。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相统一,既有效保证这条道路的正确发展方向,又不断增强这条道路的内在活力,赋予其发展新的生命力。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相统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一要义就是大力推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诉求之一,就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人人平等和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内在要求,一方面,坚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充分体现公平正义原则,防止出现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一切旧社会制度的本质所在,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生命力所在,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手段,实现共同富裕是目的,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才能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发展手段和目的相统一,体现了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着眼于现实任务和远大目标的有机统一,展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相统一。这条道路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不懈探索和艰苦奋斗中开辟出来的。从毛泽东同志主张“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到邓小平同志宣告“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条道路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们‘独创的’”。中国道路继承了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但决不是中国传统发展道路的“自然延续”;中国道路学习借鉴了西方现代文明发展的经验,但决不是简单复制西方发展模式的结果。在这一伟大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根据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相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时俱进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才取得了新中国成立70年的伟大成就。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立足中国和面向世界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带领中国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探索开辟出来的走向民族复兴的中国道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条道路还是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展开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推进的,也是在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中生存和发展的。党领导人民坚持以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看待世界,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吸纳人类文明成果,大胆借鉴世界各国成功经验,从而使这条道路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潮流相随、和世界和平相伴中不断走向成熟,引领我们的国家各族人民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条道路既遵循着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又结合本国自身的条件和国情。它有助于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为人类探索更美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有助于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探寻现代化之路提供了借鉴;不仅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影响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其世界性的示范意义也日益彰显。

  三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实践启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着更多的风险挑战和困难考验,需要我们有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本领、更优的作风、更好的状态,积极主动顺应、锐意开拓进取,发扬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咬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放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完成新时代历史使命。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汲取继续前进的历史经验,给予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重要启示。

  在前进的道路上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伟大的事业需要坚强的党来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70年来,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英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的领导者,是中国现代化的设计师,处在当今中国变革的核心。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在前进的道路上必须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伟大事业呼唤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又指引伟大事业。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也是一部党的理论创新史。从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完善到邓小平理论创立,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到科学发展观确立,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引领事业发展进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时而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深刻领会新思想的核心要义、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努力把党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强大物质力量,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

  在前进的道路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就是党践行宗旨、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历史。新时代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时刻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在前进的道路上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70年发展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已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特色、当代中国人最鲜明品格。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革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积极借鉴人类一切有益文明成果,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扩大对外开放交流,实施互利共赢、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实现。

  在前进的道路上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忧患意识。战略问题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前途命运。全党要保持战略定力,更加自觉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居安思危是一个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各种风险。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忧患意识,坚定斗争意志,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奋力前行。

  在前进的道路上必须发扬昂扬的奋斗精神。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发展前行的内在精神支柱。新中国成立70年历史就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正是这种奋斗精神的支撑,我们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这个伟大时代里,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奋斗脚步一刻也不能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加昂扬的奋斗精神,需要每一个人付出辛勤劳动,用奋斗者的磅礴力量描绘新时代动人画卷。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号召全党“永久奋斗”,将革命进行到底,此后他又多次强调,人总是要有革命精神的,这种精神的核心,就是为人民幸福、为民族复兴而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的奋斗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建设美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同努力奋斗。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