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昆明工业增加值增长137.66倍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改革开放40年 昆明工业增加值增长137.66倍

2018-10-15 15:56:40 来源:

1978年昆明全市工业增加值为 8.36亿元,40年后,这一数字增长了137.66倍,达1159.2亿元。抽象数字背后,是昆明工业园区从无到有,从有到快速增长,逐渐成为拥有16个国家、省级工业园区的发展格局。

园区中有逐渐成长为国内最大制糖机械制造及成套设备出口企业的克林轻工、能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云铝、乘用车柴油机成功进入欧盟市场的云内动力……一系列“最”与“先进”诠释出的园区经济,无疑是昆明迈向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最亮丽的一抹底色。

经济园区化

做强特色产业的必由之路

经济园区化早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目前,全世界已建成12000多个产业园区,世界经济15%以上的产值和40%以上的税收来源于各类产业园区。以美国硅谷、新加坡裕廊工业园、苏州工业园、天津滨海新区等为代表的一批产业园区,不仅成了土地集约利用、现代制造业集中、资金技术密集的产业聚集区,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昆明发展的关键在工业,而工业经济的发展壮大与工业园区的发展密切相关。园区强则工业强,工业强则昆明强。1992年,经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设立了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3个开发(度假)区和云南杨林县乡工业开发实验区,揭开了昆明市园区建设的序幕。

“八五”期间,昆明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2%,工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和潜力。上述时期昆明工业的快速发展,依托一批“不同寻常”的企业入驻。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积大制药)正是第一批进入昆明高新区的企业之一。1993年,首届昆交会落地生根。在这届昆交会上,积大制药正式落户昆明。“25年前,我们带了125万美金来昆明投资,今年,积大制药销售预计可达20亿元,仅去年在云南缴税超过2亿元,为云南创造2200个就业机会,我们曾获得‘福布斯亚洲最佳中小企业’称号。”积大制药总经理刘建彤说,目前积大制药是国内化学制药类百强企业之一。

企业的“小”成果有赖于在“大”土壤中发展。这片“土壤”无疑就是园区。经过26年的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已渐成为昆明高新区的一张名片。昆明高新区有以德国拜耳集团、云南白药集团、昆明制药集团、沃森生物、龙津药业、国药集团云南医疗器械、中国医科院医学生物所、华大基因、博奥生物、达安医学检验、舜喜再生医学等生物制药、生物工程类企业超过250家,全区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云南省的80%,已是云南省、昆明市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除生物医药产业外,昆明高新区还形成了以金属新材料、IT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优势产业,园区规模不断壮大,产业体系日渐完备,呈现出产业集群化、园区特色化的发展态势。2017年,昆明高新区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88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6.0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9%,外贸进出口总额16.5亿美元。

园区产业化

一城崛起的必然之途

与积大制药同期进入昆明的还有云南昆岭薄膜工业有限公司(下称昆岭薄膜),只不过这家新加坡独资企业入驻的是昆明经开区。“当时我们入驻经开区建厂时,周围大多还是农田。”昆岭薄膜公司负责人说,1994年公司成立后,开始着手建造生产厂区,到1996年建成投产。此后,昆岭薄膜就成了云南主要产业烟草业的重要一环,也填补了云南一直没有高档薄膜生产的空白。

事实上,在昆明经开区,填补行业或国内市场空白的产品还有很多。例如,由云南北方奥雷德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可在多领域运用的高分辨OLED微型显示器,填补了我国在OLED微型显示器产业中的空白;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特种泵设备,不仅打破了国外厂商的垄断,还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并服务于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升了昆明的辐射和影响力。

成立26年来,昆明经开区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道路。今年6月,国家商务部公布的对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的考核评价结果显示: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昆明经开区排名34名,较上一年度前进6名。在国家商务部对昆明经开区的各项指标评价中,有23项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这无疑是上述诸多“填补空白”的最佳注解。

目前,昆明经开区已迈入千亿园区行列,园区注册企业数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云南省各开发区中居首位。同时,昆明经开区还是云南省唯一集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双创”示范基地、绿色园区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于一身的园区。今年初,昆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郭子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经开区不仅是一个园区,也是昆明一座正在发展、成长的产业新城,要打造成为昆明产城融合的示范区。

随着工业强市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昆明园区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17年,全市以工业为主的产业园区共16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3个、省级工业园区13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工业园区已成为昆明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切入点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6月,昆明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48.78亿元,增长29.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6.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1.3和5.5个百分点,在云南16个州市中排名第二,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经济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聚集化,正助力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迈向跨越发展之路。

■记者观察

园区深改再出发

一场以开放为风、改革为浪的变革,在40年前徐徐启幕,并最终演绎成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40年,不断加速昆明的成长和壮大。

可以说,抓好了产业园区的建设就牵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实现园区经济突破,是昆明实现富民强市目标的关键举措,是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更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产业园区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但现实中仍有部分园区建设依然相对滞后,普遍缺乏超市、学校、医院、银行等生活服务配套。部分园区只能对企业提供初级服务,对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涉及企业各类政策掌握不全面、理解不深刻、执行不到位,公共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客商需求。

更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园区为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忽略了产业匹配度,产业类项目落地没有得到优先考虑。有的是来者不拒,只管眼前,不顾长远,引进项目之间关联度小,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链。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从投资驱动向创新和内生驱动转化,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对园区建设、管理、服务、招商引资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当下,坚持改革创新正成为推动园区经济发展建设的强大引擎。园区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敢于担当,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积极实施和大胆探索适合园区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坚持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工作再出发,加快推进园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使各级各类园区成为昆明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主阵地;成为转方式、调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