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村村有好戏 回村过大年 > 正文
作者: 郭卫东 来源: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 2024-02-19 09:27
中国菏泽网消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卫东) 桃源花供会是曹县庄寨镇祭祀火神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于每年正月初七举行。2月16日(正月初七),记者驱车赶往曹县庄寨,感受桃源花供会浓浓的烟火气息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桃源花供”是当地百姓祭祀火神的供品。今年是农历甲辰龙年,记者在曹县庄寨镇桃源集村看到,村民们制作的花供多以“龙”为主要形状,有卧龙、盘龙、飞龙等造型,令人大开眼界。其中,《老子骑牛》《白蛇传》《西游记》《嫦娥奔月》等人物题材的花供栩栩如生,引人关注。桃源花供会除了展示传统的花供外,还有戏曲、舞蹈队、鼓乐队、唢呐班等民间文艺表演团体参与,让人们在感受独特民俗的同时,体验乡村浓浓年味。
游客王若飞说:“今天我特意带着孩子来看看咱的桃源花供,让孩子也了解一下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浓浓的民俗气息。”
关于桃源花供的起源众说不一。据桃源集老艺人讲,传说明朝洪武末年,瘟疫盛行。一群迁民沿黄河东下,走到今山东东明地界之时,从上游漂来一幅火神像,他们将火神像拾起,认为是火神点化,为他们指路在此登岸安家,于是人们就在今山东东明弃舟登陆,在大屯乡附近安家,后来几经曲折在桃源定居。人们为了感谢火神的庇佑,便将拾到火神像的日子,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七,定为火神爷的生日,摆供祭奠。
使用花供祭祀火神是桃源集的特色。关于使用花供祭祀火神,当地老艺人讲原因在于人们过去生活贫苦,拿不出鸡鱼肉这样的供品祭祀火神,但为表达心中情意,便想出用面捏塑鸡、鱼、肉形状的供品代替。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风俗。最初的供品仅为白面制作,后来用当地盛产的白萝卜为原料,供品花样增多,所以称为“花供”。火神会也就成了花供会。
早期的桃源花供为每家每户自己准备,或数家请一位火神,但随着花供规模的扩大,逐渐转变为桃源集七条街道上的人们集体参与,花供会主要以街道为单位统一组织。七条街道轮流做东道,称为“坐台”,负责摆供桌、搭彩棚,当年不制作花供。其他六条街道的人们负责拈香,制作花供。桃源花供会主要包括搭神棚、彩棚,进香,做花供,朝台进供等具体内容。其中做花供、朝台进供是主要内容。
朝台进供是桃源花供的高潮部分。每条街都有自己的鼓乐队、秧歌队或高跷队,进供时由鞭炮开路,彩旗队、锣鼓队、秧歌队、花供队伍其次,最后才是上香队伍。
花供队伍将花供集中到八仙桌上,两侧用竹竿做成轿状,或四人抬,或八人抬往彩棚,抬往彩棚的过程走东串西,供人们供奉观赏。进供从上午九点开始,半个钟头一班,按照会首商定的次序进行。数万人随花供队伍行进而移动,鞭炮震响,锣鼓齐鸣,场面十分热烈。所以当地有“桃源花供——走着瞧”的说法。
待到花供送至彩棚后,会首带领本街会众来到火神像前进行祭拜,祈求火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消灾祛病。
桃源花供会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先后于2008年、2009年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