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 2023-08-24 11:27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菏泽视察,进工厂、走基层、召开座谈会,对菏泽发展给予科学定位、寄予深切厚望,并提出了“后来居上”殷殷嘱托,为菏泽把脉定向,为菏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由此,菏泽把“后来居上”作为发展战略目标。
十年来,菏泽始终以“后来居上”为发展方向、奋斗目标;十年来,菏泽始终牢记“后来居上”殷殷嘱托,经济总量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十年来,菏泽始终践行“后来居上”的承诺,攻坚克难,全面实现了脱贫攻坚目标,与全省、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十年来,菏泽不耻落后,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勇于突破,自我超越,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跻身中游、力争上游的逆袭,多项重要指标实现翻番,增量、增速走在全省前列。特别是疫情三年,菏泽积厚成势、厚积薄发,经济社会强势增长、逆势增长,谱写一曲从零起步、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到强的壮丽华章。但成绩属于过去,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菏泽未来的路怎么走、怎么上?如何乘势而上、后来居上?如何更上层楼、再创新辉煌?
十年磨一剑 隐隐放毫光
十年来,菏泽抢抓国家实施大规模棚改、扩大政府债券发行、省委省政府实施“突破菏泽”战略、新旧动能转换“四大政策”机遇,瞄准重点产业、乡村振兴、城市功能、营商环境“四大突破”,着力在增引力、添活力、强动力、壮实力上下功夫,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增优势,推动菏泽加快发展、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使菏泽驶上发展的快车道、高速路,菏泽发展成绩、成果、成就熠熠生辉、闪闪发光,经济社会发展上升到前所未有之高度。
*从增量、增速、增长、增幅数据上看:
经济发展:2022年菏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05.34亿元,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比2012年的1787.36亿元增加2417.98亿元、增长135.28%,十年间增长1.35倍,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8.93%。连续4年稳居全省第8位,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69位。
财政收支:2022年菏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0.6亿元,突破300亿元大关,比2012年的140.3亿元增加160.3亿元、增长114.26%,十年间增长1.14倍,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7.92%。排名由2012年的全省第12位上升到2022年的全省第8位,前移4个位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92.1亿元,比2012年的280.2亿元增加411.9亿元、增长146.93%,十年间增长1.46倍,翻了一番半,年均增长9.46%。
产业投资:2022年菏泽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约为2276亿元(2018年起不再公布,据增长率测算),比2012年687.11亿元增加约1588.89亿元、增长约231.24%。十年间增长2.31倍,翻了近两番,年均增长12.72%。
社会消费: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9.56亿元,比2012年的894.19亿元增加995.37亿元、增长111.32%,十年间增长1.11倍,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7.77%。2022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574元,比2012年的8574元增加8000元、增长93.31%,十年间增长93.31%,将近翻了一番,年均增长6.81%。
外贸外资:2022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654.29亿元,比2012年的31.78亿元增加622.51亿元、增长1958.81%,十年间增长19.59倍,翻了四番多,年均增长35.32%。其中:出口312.98亿元,比2012年的15.3亿元增加297.68亿元、增长1945.62%,翻了四番多,年均增长35.32%。2022年实际利用外资6.16亿美元,比2012年的1.64亿美元增加4.52亿美元、增长275.61%,十年间增长2.76倍,翻了近两番,年均增长14.15%。
存款余额:202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6413.9亿元,比2012年的1607.77亿元增加4806.13亿元、增长298.93%,十年间增长2.99倍,翻了近两番,年均增长14.84%;202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943.54亿元,比2012年的1062.34亿元增加2881.2亿元、增长271.21%,十年间增长2.71倍,翻了近两番,年均增长14.84%;
城镇化水平:2022年菏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7%,比2012年的40.01%提高12.69个百分点、增长31.71%,年均增长2.79%。
居民收入:2022年菏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90元,比2012年12664元增加12526元、增长98.92%,十年间增长0.99倍,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长7.12%。
*从成绩、成果、成效、成就实体上看: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低矮、破旧、狭窄的棚户区和坑洼不平水泥路不见踪影,城市面貌今非昔比,焕然一新;城市公园、绿地、广场随处可见,赵王河、万福河景观带移步换景,环城公园、环堤公园鸟语花香,曹州古城旧貌换新颜。新农村、小康村、滩区新村光亮整洁,胜似江南水乡,一派幸福安康祥和景象。国际会展中心、市民文化中心等大型场馆、城区道路、过街天桥、公共公用设施等等,一大批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成投用,城市形象得到极大提升,城市魅力、品味凸显,菏泽已跨入现代化、步入区域中心城市序列。
基础设施、突飞猛进。2013之前,菏泽仅有日兰高速、济广高速两条高速,现在已建成四纵四横四连的八条高速公路网;鲁南高铁、牡丹机场建成并投入运营,菏泽告别了没有机场、不通高铁的历史,步入航空时代、高铁时代;万福河航道、洙水河航道相继通航,菏泽成为通江达海的内陆城市;中欧班列直达欧亚,菏泽一举成为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连接欧亚的交通枢纽城市,成为“一带一路”的大动脉。长江路快车道、丹阳路公铁立交桥、人民路交互立交桥横贯东西南北,高速公路县县通、城区道路路路通、乡村道路村村通、村内道路户户通。四通八达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畅通了菏泽血脉,打破了数百年来挡住菏泽出路、制约菏泽发展的交通瓶颈。菏泽大地豁然开朗,已由地理偏僻、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山东西南边陲小城市,变身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连接内外、通达世界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
事业发展、蒸蒸日上。教育、卫生、文旅等事业发展迅速,城区新建中小学宽敞明亮,齐鲁工大菏泽校区、菏泽职教园区、菏泽职业学院、菏泽医专新校区等高等职业院校相继落成,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层次提档升级;市立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立医院东院区、各县区人民医院全面改扩建,综合门诊大楼高高耸立,医疗条件、医疗水平得到极大改善提升;市民文化中心、活动中心、文化广场莺歌燕舞,曹州牡丹园、中国牡丹园古今园、百花园、水浒好汉城、浮龙湖度假区、万亩荷塘生态园等文旅景点,亮点纷呈。
产业经济、扶摇直上:菏泽实施了以“231”产业体系为重点产业突破,“231”特色产业体系已集聚成势,以菏泽现代医药港、东明石化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和高端化工产业蓬勃兴起,迅速壮大,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裂变,并已呈现出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正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菏泽产业规模迅速发展壮大、蓄势赋能,拉动了菏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迅速攀升,正在源源不断地为菏泽造血、供血和献血,菏泽产业经济发展的底气越来越足、潜力越来越大、后劲越来越强。
“突破菏泽”正在由愿景变为现实,“后来居上”的殷切期望正在一步步实现,菏泽正在由量变向质变转变,正在一步步变美、变富、变强。特别是新冠疫情三年多来,在受疫情影响较大、经济下行、市场疲软、全国经济低速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特殊时期,菏泽经济不退反进、不降反升领跑全省,实现了逆势强劲增长,实现了跻身中游、力争上游的经济发展目标,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地市之一。这是菏泽发展成果和成就的浓缩,是菏泽发展由洼地走上高地、走向隆起、走向崛起的里程碑,但这其中的发展之艰难、历程之艰辛、压力之大,只有亲历者知道,只有菏泽自己能体会。
积厚成势 势在何方
市场如战场,激流勇进,不进则退。认清形势、看准趋势、找准优势、把握大势,掌握市场发展规律、发展趋势,顺应市场、顺应规律,主动识变、主动应变,方能稳操胜券,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菏泽势在何方?
1、区位优势。菏泽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交通闭塞,过去可谓穷乡僻壤。随着高铁、高速、航道、机场、班列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拓展延伸,菏泽已由穷乡僻壤变成四通八达、水陆空立体交叉的交通枢纽城市。菏泽又处在我国东中西部划分、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的交叉点核心区域,是畅通南北、连接东西、承上启下、通达四方的中转站和集散地,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占据无与伦比的地利之优势。
2、资源优势。菏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下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地热、岩盐等能源矿产储量大、质量优。菏泽地处黄河下游,为黄河入鲁第一市,属黄河冲积平原、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四季分明。菏泽位于是黄河流域、淮河流域交叉的黄淮海流域,水利资源充沛。菏泽优越的地理位置,温润的季风气候、充沛的水利资源,林茂粮丰,是我国重要的农林产品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是农业大市、天下粮仓。同时,菏泽也是人口大市,户籍人口1026万、常住人口873万,人力资源丰富。丰富的矿产资源、地理资源、农业资源、人力资源为菏泽高质量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力资源支撑。
3、产业优势。经过十年的发展,菏泽产业发展势头和优势日趋凸显,医药化工、石油化工、煤电化工积厚成势,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如:以菏泽医药港为龙头,以步长、睿鹰、道中道、朱氏药业、方明药业、华信制药等为代表医药化工;以东明石化为龙头,以玉皇、洪业、尚舜、圣奥等为代表的石油化工;以洪达化工、新巨龙,兖煤菏泽能化、临矿菏泽煤电、龙郓煤业、铁雄新沙、肥矿单县能源、巨润建材为代表的煤电化工;以金正大、鲁花、花冠、青岛啤酒、新洋丰、米老头、巨鑫源、百隆纺织、华瑞粮油等为代表农产品深加工;以达驰、呈祥电器等企业为代表的机电加工制造等等。“231”特色产业体系已集聚成势,呈现出厚积薄发、后来居上的发展势头,正向千亿级、四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菏泽产业发展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后来居上的脊梁越来越坚挺、底气越来越充足、劲头越来越强大。
4、交通优势。经过几年的基础设施突破,菏泽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备,新石铁路、京九铁路、鲁南高铁、雄商高铁双十字交汇,德商高速、日东高速、日南高速、济广高速、阳新高速、枣菏高速、菏徐高速、菏宝高速等“四纵四横四连”的高速公路网加快形成;牡丹机场、内河航道、中欧班列的开通,菏泽将成为南下北上、东进西出、横跨欧亚的桥头堡,有望成为山东乃至全国最大综合物流集散中心,成为“一带一路”的大动脉,为提升菏泽全域开放水平、发展外向型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优势和新引擎。
5、政治优势。新一届菏泽市委、市政府想干事、能干事,干事创业决心和信心非常强大,上有国家黄河战略的支持,中有省委省政府突破菏泽政策,下有1000多万菏泽干群的支持和拥护,发展的愿望和氛围浓厚而又强烈,发展的内生动力越来越足、越来越强,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科学赶超、后来居上,志在必得、势在必得。
6、政策优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纳入重大国家战略,上升到法律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23号)、中共中央、国务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科技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和《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的陆续实施。《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2〕18号)、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财预〔2022〕137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分工落实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22〕128号)相继出台;《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突破菏泽鲁西崛起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鲁政字〔2023〕18号)部署实施,突破菏泽政策再发力;新规划设立的全省四大省级新区之一的“鲁西新区”,是山东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布局的对接东北亚、长三角、京津冀和中原城市群的四大外向型经济桥头堡,鲁西新区作为山东对接中原城市群的桥头堡之一,按照打造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中原城市群对接合作先行区、鲁西崛起战略引擎的战略定位,鲁西新区将成为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也是菏泽突破发展、后来居上的最大希望所在、潜力所在,省级25条高含金量政策为新区全面赋能,必将为菏泽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增加新动能。当前,菏泽面临的政策机遇前所未有,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机遇千载难逢,为菏泽将实现新跨越、新提升和铸造新辉煌铺平了道路。
7、基础优势。菏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已锚定,发展的路径和框架已构建,发展布局、产业格局已形成,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制定出台并实施了“双招双引”政策,在大城市、发达地区和海外发达国家设立了双招双引工作站、海外工作站,长三角、珠三角、北上广深等地招商引资,并取得了丰硕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成果,为菏泽创新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智力支撑,为菏泽加快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增添了动力和生机。
8、环境优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一站式服务、一窗受理、一次办好、绿色门槛、容缺办理、秒批秒办、零跑腿等等机制全面深入实施,智能化、网络化申报审批,简化了流程、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三亮”专项行动营商环境创新再提升,阳光高效透明的新型政务服务体系加快形成,菏泽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保障水平更高更强。
因势利导 顺势而为
菏泽发展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但看到优势,更应该看到劣势。看到劣势,才能认识到自身的短板、弱项,才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才能因势利导、乘势而上。
1、人才资源匮乏。人是最关键、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菏泽人力资源丰富,但人才资源匮乏,菏泽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回菏泽工作的比例每年仅为20%左右,大批优秀毕业生留在大中城市工作。虽然,近几年菏泽通过人才新政30条政策,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但大多是针对事业单位,为实体经济、为企业引进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创新人才、管理人才较少,人才匮乏限制了菏泽的创新驱动和创新发展。
2、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基础,决定企业长期稳定,决定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和水平,决定企业活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菏泽经济基础差、发展起步晚,企业技术人员、研发队伍匮乏,创新研发能力和水平较低,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缺乏技术和智力支撑。
3、经济发展滞后。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菏泽奋起直追,实现弯道超车,经济总量已跻身全省中游。但是,从人均水平来看,仍然没有摆脱全省垫底的状况,与全省人均经济水平、收入水平、财力水平、投资消费水平等指标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仍处于全省最低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滞后,限制了发展投入的强度、力度和发展速度。
4、竞争能力较弱。菏泽发展起步晚,经济体量、投入强度不大,项目创新程度、技术含量不高,在当前实行项目竞争性申报审批的情况下,对菏泽极为不利,也因此错过了一些大项目、好项目,错失了一些机遇,越是需要支持的项目越不占优势,越是需要国家政策伸伸手、拉一把的地区,越享受不到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除高端化工、医药化工外,菏泽实体企业多是一般制造、加工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创新程度差,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项目不多,限制了企业发展壮大、扩张。
5、发展要素紧张。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菏泽发展要素日益趋紧,农业大市的耕地保护红线、生态环保要求,用地指标、能耗指标、排放指标等紧张,土地、能耗、环境容量接近“天花板”,财税、融资环境不够优化不够优厚,人才匮乏,研发创新能力不足,环境要素、数据要素、科技支撑力不够。这些发展要素、资源要素不利于菏泽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壮大,是制约了菏泽高质量发展瓶颈和障碍。
6、主动作为不够。突出表现是:上紧下松、内紧外松。具体表现在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动,但一些部门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动力不足,催一催、推一推动一动,不催不动、不推不走。准确识变、主动应变、自我求变、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自觉性不够,缺乏凝聚力和工作合力。
7、落实能力不足。近些年,菏泽通过举办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中国林产品交易会、返乡创业大会等国际性、全国性活动和专业性招商引资活动,广交朋友,积极拓展合作空间,洽谈不少企业、签订了不少协议、达成了大批合作项目和投资意向,但真正落实落地见效的少,项目合作协议书、投资意向书成为一纸空文,束之高阁。应该说招商引资效果不错,但落实不好、成果欠佳。
审时度势把握机遇
菏泽突破和崛起的基础已夯实,优势非常突出,劣势显而易见,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把握机遇、抓住机遇、扩大利用机遇,菏泽将迎来新的跨越、新的提升和新的辉煌。
1、政策叠加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省政府突破菏泽鲁西崛起三年行动计划、新规划设立的全省四大省级新区之一的“鲁西新区”山东对接中原城市群的“鲁西新区”25条高含金量政策等等,菏泽迎来政策叠加机遇期,关键是要深入研究,盯紧靠死,全力争取。
2、发展战略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国家黄河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资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政策措施的实施,对菏泽这个农业大市、能源大市也是重大利好,对乡村振兴、粮食生产加工、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机遇,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前所未有。
3、产业调整机遇。三年世纪疫情,对人的观念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对产业、生产经营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更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新动能,将推动生产生活方式颠覆性变革。后疫情时代,一些新兴产业正在孕育崛起,一大批传统产业将被取代,产业结构将面临重大调整。医疗、养老、环保、医药等生命健康产业,大数据、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智慧产业,电商、仓储、物流、配送等商贸物流产业,教育、文化、体育、旅游、休闲等文旅产业,将成为发展趋势、优势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对菏泽来说,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把握住、利用好就是机遇,就能加快发展、转型、换挡、升级。否则,就是挑战,将会又一次失去跨越发展的机遇,菏泽科学赶超、后来居上的步伐也将会延迟。
4、产业转移机遇。世纪疫情改变了国内外产业发展走向,经济发展周期、发展规律、发展趋势决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资源要素趋紧、生态环保理念的深入,产业将面临调整、转移,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受发展阶段、发展转型、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生产成本、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数字信息化产业影响,开始瞄准前沿科技、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路线,一些重工业、化工业、三高企业产能开始向村镇、向西部转移,发展总部经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化工业、制造业、生产加工等企业,开始由重工业向轻工业、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由城区向周边城镇、由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菏泽处于东西结合部,应加强对接、主动衔接、积极承接,筑巢引凤,互利双赢,引进现成的设备、技术和人才,直接作用于经济。
乘势而上 后来居上
菏泽发展目标已锚定,发展的优势已展现,发展的框架已擘画,发展的基础已夯实,发展的机遇已来临,菏泽又处在我国东中西部划分、南北分界的交叉核心区域,南下北上、东进西出、通江达海、横跨欧亚的山东乃至全国最大综合物流集散中心正在形成,鲁苏豫皖交界四省九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在迅速崛起。菏泽“后来居上”的脊梁越来越坚挺、底气越来越充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困难和希望同在,关键是菏泽如何把握机遇、用足用好政策,关键是如何走深、走实、走好,把区位优势变成发展优势,把政策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1、立足优势,做好结合文章
一是资源与产业结合,加大资源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优势是菏泽最大的优势和底气,也是菏泽石油、煤电等高端化工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基础。矿产资源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发展前景广阔,开发利用价值高,收益率贡献率高,且具有长期性、稳定性,这也是巨野、郓城发展快发展好的主要因素之一。菏泽石油、煤炭、煤电企业和化工产业众多,市场占有率高,应加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加工企业和项目,使资源变成资金、变成资本,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经济效益上来。
二是交通与物流结合,建设物流集散中心。菏泽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是我国东西部划分、南北分界的交汇点,是连接东西、畅通南北的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新石-京九铁路、鲁南-雄商高铁双十字交汇,“四纵四横四连”的高速公路网形成;牡丹机场、内河航道陆续开航,交通四通八达、通江达海,更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菏泽将成为南下北上、东进西出、横跨欧亚的桥头堡,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综合物流集散中转中心。菏泽应将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转换为物流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产业,进而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崛起。同时,也为菏泽矿产资源、企业产品和农林产品的走出去、引进来奠定基础,发展外向型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三是实业与电商结合,发展数字经济。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推广普及,电商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菏泽电商产业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具有雄厚的电商基础和广阔的市场份额。如汉服销售额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演出服销量占全国份额约70%;牡丹芍药产品居全国之冠;木柳工艺品产销量居全国前列。电商产业前景广阔,应在着力打造电商平台、培植电商产业上下功夫,发展壮大电商产业,带动实体企业、实体经济发展。
2、狠抓落实,巩固扩大成果
一是抓项目,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见效。政策为大,项目为王。近几年,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入增幅放缓,受房地产市场调控影响,土地财政步履维艰、难以为继。特别是疫情三年来,政府投资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资本投资信心不足、项目建设投资疲软,实体经济投资严重下滑,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发展。当前,疫情防控政策放开,经济进入复苏阶段,要下大力气狠抓项目建设,尤其是对已落地的项目,要加大马力、加快进度,全力推动项目早建成、早见效,拉动经济增长。
二是抓落地,巩固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应该说,菏泽在招商引资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投入很多精力,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宣传推介,招商引资成果也很喜人,招商次数一年比一年多、协议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项目一年比一年大、额度一年比一年高,但落实落地的较少,招商引资效果不错、成果不佳。必须在落实上狠下功夫,加强与签约项目的对接、衔接和承接,紧盯不放,确保签约项目落笔后的落地,确保签约招商成果的落实,把签约时的轰轰烈烈变成项目建设的红红火火,让协议书变成实实在在的投资,让意向书变成实实在在的项目,让招商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利税,巩固扩大招商引资成果,以扩大投资、壮大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抓落实,最大限度享受政策红利。当前,既有国家宏观的支持政策,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又有专门针对菏泽出台具体政策,如突破菏泽鲁西崛起三年行动计划、省级新区25条支持政策等等。但这些政策比较宽泛、针对性不强、弹性较大,不进行专门研究政策、策划项目、积极争取,很难享受到政策、利用政策,等是等不来的、靠是靠不住的,必须研究政策、盯紧政策、狠抓落实,让政策变成实实在在的资金、变成实实在在的项目,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突出产业,壮大实体经济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经济的振兴、乡村的振兴也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罢,首先是产业的振兴,没有产业的振兴经济就没有支撑,就没有经济的振兴,或者说长久的振兴,经济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繁荣稳定也必须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之上,必须有经济财政支撑,否则,投入再大、补助再多、建设再好,也会坐吃山空,也是昙花一现。突破菏泽、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后来居上,关键是要着力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实体企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才是根本,才能彻底改善和扭转经济财政困难状况,才能有条件、有能力、有资金、去投资、去创新、去发展,产业才得以提档升级、转型、扩围和发展壮大,高质量发展也才能形成有机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一是锚定目标,抓产业。政贵有恒,治须有常。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菏泽“231”产业已积厚成势,正在向集群化、高端化迈进,发展形势、趋势、态势喜人,正在源源不断地为造血、供血,实践证明“231”产业发展思路、整体规划布局是符合菏泽实际的,发展路径是正确的,发展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必须锚定这一产业发展目标思路,持续发力,强力推进,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持之以恒的走下去,着力在为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发展环境、助力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切不可改弦更张、朝令夕改,久久为功必定会迎来新的辉煌。
二是财金联动,促产业。产业发展离不开资金、离不开投资,大投资大发展,不投入不发展,非常投资超常发展,在政府财力紧张、投资乏力的情况下,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力打力、借鸡生蛋的同时,必须运用市场和融资手段,制定出台建立财金联动、财税共振等激励引导政策,充分调动和发挥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的力量,使更多的资金、资产、资源投向产业、投资实体经济,全力促进产业发展。
三是坚定不移,强产业。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在研究利用发展政策、打造优先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强力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必须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发展理念,狠抓项目建设、加快项目建设,坚定不移发展实体企业、实体产业,壮大实体经济,延长产业链、扩大供应链,提高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着力推动产业升级、扩张和膨胀,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时与势同在,道与谋相生,机遇和挑战共存,“突破菏泽”是省委省政府的战略目标,是山东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后来居上”是习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更是菏泽1000多万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目标越来越近,梦想越来越近,锚定目标,笃定前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走下去,地尽其利、人尽其用、物畅其流,“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愿景一定能实现、一定会实现,“科学赶超、后来居上”的希望一定能实现、一定会实现。新的征程上,菏泽一定能谱出更加绚丽的崭新篇章,一定会再创佳绩、再续荣光、再迎辉煌。
作者:刘传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