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 2023-05-30 17:00
5月的菏泽,大河奔涌,群贤毕至。5月27日,由菏泽市委宣传部和菏泽学院联合承办的“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菏泽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牡丹之都”山东菏泽成功举办。
来自中央、省、市的学界专家和各级领导荟萃一堂,以“菏泽在山东位居中游后如何进一步发展”为中心议题展开研讨,探索在山东省委、省政府实施新一轮突破菏泽、鲁西崛起行动背景下,菏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助力菏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图为研讨会现场
十年“三级跳” 华丽“高空翻”
山东就像一个缩小版的中国,同样存在着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到上世纪90年代末,户籍人口高达800多万人的菏泽经济总量已落至全省倒数第二,长期位居“老末”。
据菏泽市委书记张伦介绍:十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后来居上”的目标,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破解了一批长期存在、影响全局的瓶颈制约,干成了一批夯基垒台、蓄势聚能的大事要事。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突破4000亿、300亿元大关,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重点产业强势崛起,“231”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聚变式发展,高端化工产业持续提质增效,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速膨胀,交通瓶颈全面突破,牡丹机场、鲁南高铁建成投运,6条高速、17条国省道贯穿全境,内河航道直通大运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快形成。
菏泽市委书记张伦在研讨会现场
十年间,菏泽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双双跃居全省中游,经济总量由“全省垫底”到“奋起直追”再到“跻身中游”,完成了“三级跳”,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腾空超越。
在山东位居中游后,菏泽进一步如何发展,成为重要的社科命题和政经选择。
“今天的菏泽,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成为全省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地市。但欠发达仍是菏泽最大的实际,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改变。恳请大家围绕贯彻落实好重大战略部署、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等领域,多谏务实之策,多提宝贵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发展路子”,张伦在研讨会上诚恳地说。
腾挪“黄河滩” 放眼“高发展”
菏泽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孙建昌在研讨会上说,本次研讨会以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菏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对助力菏泽后来居上、更好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菏泽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孙建昌在研讨会上发言
菏泽是黄河入鲁第一站,黄河流经菏泽市的四个县区,流域全长185公里,滩区人口14.6万人,是山东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
近年来,菏泽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战略机遇,把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作为脱贫攻坚头号工程,累计投入150多亿元,全面完成黄河滩区迁建工程,28个村台、6个外迁社区全部分房到户,14.6万滩区群众实现“百年安居梦”。昔日贫困的“黄河滩”,正打造成生态美、产业强、居民富的“幸福园”。
菏泽市把乡村振兴作为实现“后来居上”最关键、最有效的动力源和突破口,加快推动乡村“五个振兴”,为打造齐鲁样板作出菏泽贡献。
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苏庆伟在研讨会上发言
山东省委党校教授、山东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刘岳说,省委领导明确提出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七个“提档升级”。菏泽有条件在深化农村改革上走在前,建立“三产一体、融合城乡、整县推进、全域振兴”的任务目标和工作机制,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方式和实践路径上探索提供系统性经验、集成性模式和体制性方案,为全省全国乡村振兴做出表率。
菏泽如何加快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山东省发改委城镇化办副主任谢恩年建言,紧抓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机遇,加快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优化市域城镇化总体布局,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培育城镇化发展新动能。
如何进一步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书记王立胜在论及“聚焦城市软实力建设,加快菏泽高质量发展”时,提议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菏泽道路”:依托黄河、大运河两大生态和文化廊道,建设高水平国家文化公园,促进特色文旅资源创造性转化;打造县区各具特色的产业模式;建设鲁苏豫皖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根据鲁西城市发展特点,促进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山东省委党校教授、山东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刘岳在研讨会上发言
转型“产业化” 布局“高精尖”
菏泽市产业多以农副产品、纺织服装、木材加工等传统产业为主,打破陈旧产业形态、加快产业升级、推动产业由“粗老笨重”向“高精特新”转型,是菏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如何突破菏泽产业布局,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王楗夫谈及工业数字化转型时,提出把握“三个关键”、聚焦“四个领域”、坚持“五条路径”的转型建议。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市县一体、上下联动”,形成需求清单,促进项目落地实施。坚持以市场促招商,面向苏浙粤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开展“双招双引”,打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园,为全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赋能、智能化制造,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牡丹和电商是菏泽当地两张最闪亮的名片,放眼全市,牡丹产链快速发展,电商产业异军突起,产业升级加速转型,人居环境日新月异。中国“牡丹之都”的豪情与气魄,正引领菏泽走向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中央党校教授、创新工程项目组首席专家陈宇飞在论及城市文化建设时,谈到文化资源整合和活化问题、城市文化特色问题、生长性与文化创新、遵从生活原初意义等四个要点。提出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
研讨会上,专家们纷纷献策,围绕黄河领域高质量发展策略与生态保护、突破菏泽三年行动计划的产业布局、菏泽乡村振兴路径选择等中心议题展开讨论。讲台上下、会场内外,心路的碰撞和思想的火花,彰显出对山东菏泽经济社会发展华丽转身后的期许和信心。
滴水映日,一叶知秋。从黄河下游一场问计群贤、群策群力的学术会议上,我们分明感受到中国区域经济澎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专家建言献策
助力菏泽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王立胜
依托黄河、大运河两大生态河文化廊道,加强流域历史遗存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促进牡丹文化、水浒文化、堌堆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旅资源创造性转化,提高在地和在线的品牌知名度;发挥特色优势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全程产业互动融合和协作共享,提升菏泽城市文化整体性的辨识度;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保障能力的基础上,要深度发掘菏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走出一条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菏泽道路。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 陈宇飞
对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和活化,让文化和当代的生活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增强市民对城市家园的认同感,激发市民自觉热爱城市;在下一轮的城市再改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考虑城市文化的地域特色、独特性问题,沿着文化生长的脉络,注重文化的生长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
山东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原主任委员 陈迪桂
要突出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突出新型工业化菏泽未来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和历史任务。
在新的阶段,发展形势、思路要求、任务目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菏泽的产业体系也要与时俱进、创新完善。比如,新能源汽车的拉动效益很大,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风口。菏泽虽然短期内不能在整车生产上实现跨越,但可以在锂电池等配套的零部件上取得突破,依托东明石化的基地,超前布局新型能源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的吸引性。
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 苏庆伟
菏泽的高质量发展在全省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最有希望也最有可能成为山东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强省建设一个新的增长的大板块。菏泽要继续在强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力崛起,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提高认识,争取到更多项目落地;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将创新意识摆在特殊位置;保障粮食安全和在促进共同富裕上加速崛起;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等方面仍然有重大潜力,要在新区的建设上加力崛起。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镇化办副主任 谢恩年
积极探讨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加强与周边区域在产业技术人才园区等领域的协作,推进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充分融入区域联动发展格局;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形成新型城市化工业格局,注重争取政策支持,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人口承载力和吸引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化发展支撑能力;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建设绿色工程和绿色工业园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
山东省工信厅总经济师 王楗夫
谁善于运用互联网,谁就将成为世界的中心。建议菏泽抢先跨入数字化转型的新赛道,把握数据采集、网络连接、智能制造三个关键,聚焦研发设计的数字化、生产制造数字化、市场营销数字化、企业管理数字化四个领域,坚持线上线下条块结合抓工具对接,一县一策、一业一策抓数字赋能,分级分类梯次推进抓企业培育,一园一策、一链一策抓生态建设,政企联动合力推进抓营商环境五个路径,打开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局面。
山东省委党校教授、山东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 刘岳
菏泽有条件在深化农村改革上走在前,建立三产一体、融合城乡、整线推进、全域振兴的任务目标和工作基础,以创新经营乡村主体和创新乡村建设发展投融体制入手,从构建产业链条到完善产业体系,从村庄各自为战到规模化片区带动,从农村被动跟随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局部典型引路到推进全域振兴,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方式和实践路径上,探索提供系统性的经验,为乡村振兴做出表率,蹚出一条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路子,成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典范。
山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 徐加明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沿黄各省份农业矿产资源丰富,黄河国家战略成为我国区域开发重点主线之一。要综合利用黄河水资源,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要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要调整农业结构;开发水利风景资源,发展黄河旅游业,保护黄河流域特殊、复杂的生境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