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发现美丽乡村  > 正文

牡丹区高庄镇吕集村:
“头雁”引领走上致富路

作者: 郭卫东 来源: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 2021-09-13 10:08

blob.png
开心摸鱼
blob.png
吕集街头文化长廊
blob.png
亲子游戏
blob.png
杜当玉向记者介绍富硒馒头
blob.png
农场里的趣味活动

□记者 郭卫东

9月11日,记者漫步在牡丹区高庄镇吕集行政村,犹如走进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干净平整的乡间小路纵横交错,绿树掩映的农家院落错落有序,街道旁的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等绿化苗木枝叶招展,图文并茂的文化墙为乡村增姿添彩……

回报家乡,担当致富领路人

杜当玉是一位从农村走出来、在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教育家、企业家。

经过近20年的苦心经营,其创建的菏泽早教集团已成为菏泽市规模最大的幼教机构,拥有8家直属幼儿园、上百家加盟园联盟园,并且围绕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创设了百润游泳、水孩子水育教育、菲德尼国际幼儿园、婴童成长中心、OTO托管教育等综合性的教育产业。先后荣获“牡丹区民办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牡丹区劳动模范”“全国十佳杰出女性”等荣誉称号。2010年获得“山东省品牌建设突出贡献奖”“全国改革创新十大杰出女性”“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品牌”“百姓最信任的学校”。

自己富起来了,但杜当玉始终没有忘记入党的初心:不仅自己富起来,更要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让家乡人民都富起来。因为内心始终挂念着家乡,每逢过年过节她都会回老家走访慰问,看到谁家有难处第一时间帮上一把。看到家乡农村的面貌还相对落后,她总是夜不能寐。

2020年初,杜当玉做了个决定:自己的事业已经做大做强,团队成熟稳定了,一定要为家乡做更多的实事,回老家当村支部书记,带领大家都富起来。

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800余亩

杜当玉一上任就撸起袖子说干就干,挨家挨户地走访,对周边的产业环境进行调研,摸清了老百姓的困难、需求和周边环境后,她动用自身所有的资源,聘请专家团队谋划家乡的发展思路,根据家乡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确定了“优质农业劳动力资源走出去”和“外部市场资源引进来”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

利用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契机,她成立了创智土地股份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自愿参与、民主管理的原则,村内10余名年轻小伙子积极响应,加入了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至今签约员工100多人,聘请农林专家对所有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让每个人都成为拥有专业技能、持证上岗的专业农民,并为所有员工都购买了保险,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今年,合作社共流转了800余亩土地。

吕集村还成立了菏泽市牡丹区汇鑫劳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组织土地流转后剩余劳动力就业,承揽和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以及保洁、保绿(绿化、养护)、物业管理、农民劳动技能咨询服务业务。同时为该合作社招纳的农民工缴纳工伤意外保险,规避了用工单位因农村劳动力年龄大或者突发状况造成工伤意外的风险,也能保障农民的自身权益。这样,村民在获得土地流转租金的同时,再到合作社务工,又增加了一份收入。

“驴聪聪”,打造出农业新模式

杜当玉将150亩土地打造成“驴聪聪”亲子农场实践体验区。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孩子们远离了原生态和淳朴的自然生活环境,缺乏参与和体验式的教育,而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工作节奏快的情况下也对孩子缺少陪伴。

农场秉承“生态农业、创意教学、自然教育”理念,探索“农耕+亲子+研学”融合发展模式,多产融合,致力于打造一个有玩有学、自然健康的乡野乐园,实现自然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弥补了课堂教育的缺失。驴聪聪亲子农场是菏泽最具特色的自然教育科普基地和亲子户外教育基地,把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地方特色、生态农业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儿童生长规律和意识发展规律的、健康的、生态田园式的教育创新之路。基地全面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解决周边十多个村庄的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具备每年超10万人次的接待能力,为当地扩大创收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将650余亩土地用于生态种植区,种有小麦、地瓜、玉米、棉花、绿豆等多农作物,所有农作物均为绿色富硒无公害。其中500亩富硒小麦生产区,将实行统一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割管理模式,为进一步增加小麦的附加值,合作社购置了面粉加工机、馒头机,对小麦进行深加工,磨制了富硒小麦面粉,让孩子及家长动手蒸馒头,大大增加了活动趣味性,深受大家的欢迎。

目前,吕集村的富硒馒头已经进入试产阶段,还与三信超市、全市早教中心等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在不久的将来,吕集富硒馒头将走进菏泽的每一个学校、家庭。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