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仝志华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1-05-25 09:38
郓城县李集镇梁楼村旁的黄河滩上,一株株芦笋鲜嫩翠绿,随风摆动。从以往亩收入不足300元,到如今每亩利润7000元左右,这些芦笋是近年来梁楼及周边村村民脱贫致富的“法宝”。
“以前这里非常贫瘠,大多数耕地被村民种上了树,10多年才能成材,收益很低,但是我们根据土壤特点,种植了芦笋后,获得了巨大成功。”近日,郓城县久源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常化月望着黄河滩上成方连片的芦笋,就像看着自己养大的孩子,非常有成就感地说,芦笋种植让这片不毛之地成了香饽饽。
常化月黑里透红的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他的皮鞋上、裤子上全是泥,“这几天太忙了,你看我的嘴角都起了泡!”常化月指指自己的嘴唇说,最近收割、加工芦笋,十分忙碌。
回乡创业前,常化月在北京有不错的收入。但是心系家乡的他9年前回到了故土,开启了带领村民致富的生涯。
2012年,常化月流转了200亩黄河滩地开始试种芦笋,第二年秋后一算账,纯利达到了137万元。
初试成功,坚定了常化月的信心,2013年,他成立了芦笋种植合作社。在他的带动下,148户农民加入合作社,走上致富路。同时,合作社还雇用村民从事芦笋加工,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利用空闲时间过来打工,一个月收入不少呢。”正在分拣芦笋的村民们说。
“我们村有930亩地租给了合作社,每年收入90多万元。”梁楼村支部委员梁尔军说,以前没人种的地如今变成了金疙瘩。
“过去想种担心种不好、没销路,现在有基地指导技术,敞开收购,我只管种植和采收就行了。”村民李海滨加入合作社后,种了26亩芦笋。
为提高效益,合作社在去年进行了大棚芦笋种植,不仅延长了采摘期,还能实现芦笋冬季的错峰生产,让芦笋卖上更高的价格。“大田芦笋一年采两茬,大棚芦笋一年可采四茬,占地5.5亩的大棚纯利在4.7万元以上。”常化月说。
“在这里干活不累,还能挣钱,真不孬!”正在浇灌芦笋的村民罗桂梅说。目前,合作社露天芦笋种植基地和大棚全部使用水肥一体化设施,铺设了滴灌设备,员工通过手机App,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就能进行水肥精准管理,实现了芦笋轻简化种植。
现在,合作社芦笋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000多亩,成为黄河滩上一道充满生机的风景线。下一步,合作社的目标是建成万亩芦笋标准化种植基地,着力发展芦笋产品深加工,形成一条绿色产业加工链。在黄河滩这片土地上,乡村振兴的步伐越走越稳健。文/图 记者 仝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