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圆了贫困孩子“上学梦” ——单县公立博爱学校教育扶贫侧记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教育扶贫圆了贫困孩子“上学梦” ——单县公立博爱学校教育扶贫侧记

2018-11-23 15:49:25 来源:

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单县公立博爱学校——一所集社会各界智慧和资源的公益性学校,就如何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确保孩子不因贫失学、因贫辍学,开辟了一条有益探索之路。
  精准施力 控辍保学
   “我的小姨很有文化,她上过大学,以后我也要上大学。”在单县博爱学校的阳光心健室里,单县杨楼镇南平方村的的孟语瞳面对记者采访时说。
   考上大学,改变命运,10岁半的孟语瞳悄悄在心底埋下了一粒希望的种子。曾经,父亲瘫痪,母亲无力承担家庭重担,年幼的孟语瞳姐妹俩多次面临辍学的境地,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今年9月份,姐妹俩通过了单县博爱学校的精准识别,短短一个多月的相处,她和妹妹已经融入了学校的大集体。
   “博爱学校就是要让贫困家庭的学生享受平等上学的权利。”单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博爱学校第一校长朱艳霞说,“通过近几年的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个单靠现有的扶贫政策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贫困家庭低龄儿童的教育问题。要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还得从教育扶贫抓起。”朱艳霞说。
   2017年初,走访调研极度贫困家庭后,朱艳霞就把如何解决这些深度贫困家庭低龄儿童的教育问题时时放在心上。“开发区学区原东城初级中学原来也有100多名学生,开学后就去创新路小学,学校就空了。我们通过多方调研,觉得就地成立一个专门针对贫困儿童的公益性学校的时机基本成熟了。”朱艳霞告诉记者。
   从教学选址到精准识别,从申请资金到配套资源,协调集中全社会的力量精准施力,一所针对全县特困儿童的全日制小学单县博爱学校今年秋季开学,首批录取来自22个乡镇的特困学生143名。学校的成立,为这些特困家庭的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心理疏导 学会感恩
   日前,记者走进单县博爱学校,粉刷一新的教学楼和齐全的配套设施串联在一起,编织勾勒出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教学楼内部,音体美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学一体机、阳光心健室和完善的校园监控系统应有尽有。这里,有着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学资源。
   在阳光心健室,单县龙王庙镇龙王庙村的曹利茹小心翼翼地做了一张心形的贺卡。“学校里来过很多的好心人,我的愿望就是好好学习,回报社会,以后要像他们一样有能力去帮助别人。”曹利茹眨着眼睛说。学会感恩,已经在博爱学校蔚然成风。
   入户调研过程中,朱艳霞发现了心理疏导的重要性。“通过与孩子监护人的交流发现,特困家庭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普遍偏低,一些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导致孩子没有自信。有的甚至产生了‘创伤性应激障碍’,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会伴随着孩子一生。”朱艳霞说。
   为了让孩子们养成健康的生活、学习习惯,博爱学校配备16名老师,除按照教育局的规定,开齐、开全各科课程的同时,增加劳动技能培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校本课程,每天的课余时间,教职工轮流加班辅导学生,包括生活技能培训、田间操作培训,古诗文诵读、演讲、书法、绘画、棋类、乐器表演、声乐、舞蹈和各种体育项目等。
   “来到这里之前,孩子们普遍缺失家庭教育。我们老师在这里,就是要扮演孩子的父母、朋友,让他们在一个有爱的环境里,学会与人交流的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和学习建立良好的心理基础。”毕业于山师大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李假是博爱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她告诉记者,让每一个孩子拥有良好的心理,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齐心协力 探索前行
  教学楼的旁边,就是孩子们的宿舍。宽敞的宿舍内放置了6张上下铺,12个人的被褥及个人用品整齐叠放,空调、桌椅等用品一应俱全。洗澡间、洗衣间就在距离宿舍不到五米的地方。
   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全社会爱心的汇集。“你瞧,这些被褥、床单都是捐赠的。此外,县卫计局给孩子们免费做了体检,防疫中心来给学校进行消杀,有人给孩子们送来了价值17万元的图书,有人给孩子送来了水果和月饼,有人给孩子捐献了衣服,校车公司、公交公司、各乡镇政府和博爱学校的老师们通力协作,每半个月送孩子回家一次……”博爱学校校长鲍姗说道。
   宿舍门外的展示架上,一张张贴有老师、学生笑脸的照片格外具有感染力。“博爱学校是在党和政府的关爱下成立的,因此我们的教育要体现在‘爱’上。”朱艳霞告诉记者,“目前,我们仍然在做建设专业性师资队伍、建立长效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探索。我相信,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下,一定能克服困难,给他们一个快乐充实的童年,给他们一个光明的未来!”
   单县博爱学校的建立,是教育精准扶贫实践中与时俱进的一次探索,是问题导向工作法指导下的一次大胆实践,是单县教育精准扶贫织就的兜底网。单县教育扶贫,为打好精准扶贫攻坚仗,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模式。   

记者 张 品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