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群众的需求就是工作目标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困难群众的需求就是工作目标

2018-11-22 10:02:10 来源:

  日前,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表扬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定陶区被授予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定陶区扶贫工作为什么能在全省众多县区中脱颖而出?日前,记者到定陶区进行了探访。
在马集镇王庄村,记者看到,一排排蔬菜大棚矗立在田野间,大棚内的蔬菜长势喜人。“我们村共有150多个扶贫蔬菜大棚,困难户或者在大棚内打工,或者自己承包大棚,基本都实现了脱贫致富。”村党支部书记柴洪星说。
   “今年茄子长势很好,第一茬茄子大概再有10天就可以开卖了,能持续卖到明年6月底,预计能卖8万块钱以上。”贫困户柴运亭说,他在政府的帮扶下于2016年建了一座一亩半的蔬菜大棚,这两年收入不错,政府的好政策帮他脱了贫。
   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重点和主渠道,定陶区立足蔬菜、西瓜、玫瑰、山药等传统产业优势,采用 “企业+基地+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项目+基地+贫困户”“支部+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把贫困群众吸纳到产业平台上。截至目前,全区发展5000亩以上的特色产业园区13个,“山东省农业标准化基地”18处,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专业镇村120个;发展设施蔬菜30万亩、山药6万亩、西瓜5万亩、特色林果1.5万亩、玫瑰1.1万亩、绿化苗木2.6万亩、食用菌700万平方米,流转贫困户土地2万亩,流转金每亩每年不低于1200元,各类生产经营主体优先吸纳1.2万名贫困人口务工。2014年以来,依托产业带动实现脱贫的贫困户达到2.4万户,占脱贫总户数的70%以上,有效解决了贫困户长期没有产业支撑持续增收的难题。
   当日12时许,记者来到南王店镇沈庄村助老扶贫中心,看到一些老人都在乐呵呵地排队打饭。“一天三顿饭,顿顿不重样,俺是‘沾了’好政策的光了!”83岁的贫困户阎世会对记者说。
   据沈庄村党支部书记马丛国介绍,助老扶贫中心共有27名老人用餐,解决了空巢老人吃饭难问题。
   定陶区突破固定思维,打破部门壁垒,全面整合各项涉农资金,集中财力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016年初,经过充分论证,整合资金6700万元,其中5600万元按照“折股量化、保底收益”方式,入股茗嘉兴、荃富、瑞麟等16个专业合作社,在12个镇街建设扶贫大棚基地12处、建设扶贫大棚1120个。村集体每年按10%的比例保底收益,收益期15年,每年560万元收益资金拨付到各受益村,优先用于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政策保障基础上的再兜底补助,剩余收益资金用于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及其他公益事业,收到了良好效果。
   走进马集镇梁堂社区,一排排整齐的楼房映入眼帘。70岁的张永周患有心脏病,丈夫早年去世,之前住在破旧的瓦房里,屋顶漏雨严重,墙壁渗水,家里只有一亩多地,无其他收入,生活非常困难。
   “俺现在享福了,党的政策很好,真心为老百姓着想!”看到记者,连忙带着记者参观她的新家。老人告诉记者,2017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以后,她的生活一下子改变了,每年能领到低保、养老、粮补等各种费用1万多元。
   如今,梁堂社区已不再是当年的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驻村“第一书记”、驻社区工作队和社区班子的共同努力下,社区90%以上的贫困户脱贫,人民群众的生活日益幸福。
   据了解,近年来,定陶区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创新思路、精心组织,脱贫攻坚取得扎实成效。2016年以来已累计脱贫87875人,为年内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 仝志华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