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小马扎 走上致富路 ——牡丹区小留镇耿庄村村民耿文胜脱贫致富的故事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制作小马扎 走上致富路 ——牡丹区小留镇耿庄村村民耿文胜脱贫致富的故事

2018-10-30 10:35:09 来源:

“金斧头,银斧头,不如握紧手里的铁斧头,学好一门技术才是改变贫困现状的法宝。”9月21日,回顾自己走过的脱贫路,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耿庄村村民耿文胜感慨地对记者说。
   耿文胜,1982年出生在牡丹区小留镇耿庄村。家中妻子和两个孩子全部有智力缺陷,需要有人在跟前照顾着,一家四口只有他一个劳动力。面对这样的家庭现状,这可愁坏了耿文胜,他不敢外出务工,生怕妻子和孩子有什么闪失,“可一直待在家里又怎么挣钱呢?一家人总不能全靠几亩薄地生活吧?”耿文胜对记者叙述着。
   家中的情况显而易见。眼看孩子的奶粉钱都拿不出来,耿文胜不知道何去何从。
   “咱们学识有限,不能帮上什么大忙,不如一起到镇上去问问吧。”该村党支部书记王景喜拉着耿文胜说。当即,王景喜带着耿文胜到了镇政府。民政部门和扶贫办工作人员知晓后,经过入户走访和调查,给耿文胜办理了低保,并纳入了贫困户档案。尽管扶贫救助和民政救济都享受上了,可面对现实,耿文胜还是倍感压力。
   记者在当地了解到,耿文胜所在的耿庄村是远近闻名的马扎生产专业村,各类马扎从能工巧匠的手下生产出来被运往全国各地,村里许多村民靠制作马扎致富。
   耿文胜的姐夫王福龙便是众多依靠制作马扎致富的村民之一,他听说了耿文胜的情况后,主动让耿文胜到自己家学习制作马扎。耿文胜高兴地来到亲戚家里,刻苦地学习马扎制作技术。
   王福龙的马扎加工厂里不乏经验丰富、技巧娴熟的老师傅,经他们手做出的马扎不仅外表美观,还坚实耐用,所以马扎厂里总是订单不断。老师傅们知道了耿文胜家的情况后,也非常热心地教他。耿文胜非常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他在厂内勤勤恳恳,什么技术都要去学,从不喊苦喊累。不久后耿文胜就把马扎加工的门道摸清了,自己也渐渐地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
   学会了马扎加工的耿文胜意识到,掌握一门实用技术也就有了开启脱贫大门的“金钥匙”。他明白,只有依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彻底摆脱贫困的生活。
   “以往只靠种地为生,辛劳一年家中也还是入不敷出,自从我去工厂打工有了稳定的收入,家里的情况渐渐好了起来。”耿文胜说。
   虽然在姐夫王福龙的厂子里务工非常安稳,但是不能时常回家照看妻儿,不能灵活掌握时间,怎样才能一举两得呢?想到这里,耿文胜便萌生出自己独立做马扎加工的想法。
   王福龙听说后对他非常支持,并表示可以帮助耿文胜代销他做的马扎,连原材料也都从王福龙处统一进货。解决了销路和原材料来源这两大问题,耿文胜更有了劲头。他利用本家四叔闲置已久的住宅,自己开办了一个马扎加工的小作坊。打磨、打眼、上漆、穿绳等全部工序,耿文胜都能独立完成。“家里没事的时候就多做点,有事的时候就少做点,时间灵活,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人。”耿文胜说道。
   就这样,耿文胜迅速扭转了家中贫困的现状。一年下来,平均每天能挣60多元,一年能有2万余元的收入。
   采访结束后,记者从镇扶贫办了解到,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重要路径,没有产业发展的带动,贫困户很难自主脱贫。当地将继续鼓励贫困户自我“造血”发展产业,以期达到脱贫致富的效果。  记者 常焕坦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