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农行产业扶贫打通金融精准扶贫路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菏泽农行产业扶贫打通金融精准扶贫路

2018-05-09 10:22:50 来源:

中国菏泽网消息 (通讯员 李志联赵西彪 王 磊)4月中旬,菏泽市巨野县开发区李楼村万源家庭农场蔬菜大棚内一片生机盎然。“多亏了农业银行的贷款,农场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农场主人李培良指着成片的大棚告诉笔者。
   李楼村是山东省重点扶贫村。以前村里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农民收入有限,村里有290家贫困户。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等政策的实行,农民心思逐渐活泛,纷纷思考新的脱贫致富途径。经过考察,发现种植蔬菜大棚是一条不错的致富路。思路有了,但苦于没有资金,所以一直形不成规模,效果也不太理想。
   农行菏泽分行巨野县支行了解情况后,找到了急需资金的李培良,为其申请贷款8万元,解决了他的难题。利用农行贷款,李培良承租流转土地近120亩,建成标准化蔬菜大棚36个,年收入达到40万元,率先实现致富梦。同样受益的还有同村的贫困户王秀丽,她今年50多岁,独立耕种土地比较困难。王秀丽将自家土地流转给万源农场,然后自己到农场打工。“现在除了土地租金收入外,每月在农场打工还能收入1500多元,一年光在农场干活就能有近2万多元收入。”王秀丽兴奋地给笔者算了一笔“收入账”。据了解,跟王秀丽一样实现脱贫致富的贫困户,在李培良的农场有30余人。
   同样受益于农行产业扶贫政策的还有巨野县麒麟镇前冯桥村,该村地少人多,是省级重点贫困村。在一次扶贫调研中,菏泽农行工作人员了解到该村有养殖传统,但都是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小,效益差。于是,农行主动与村里对接,带领村民外出考察,精选有养殖技术的5户村民为首批示范户。村民刘培海有多年养狐技术,但没有资金,一直无法做成产业,巨野县农行为其提供10万元专项贷款。有了资金的刘培海,信心十足,加之精心的管理,三年时间,狐狸存栏量超过3000只,年收益到达60-70万元。村民看在眼里,热在心里。巨野县农行工作人员借此机会请来畜牧专家进村讲座,群众热情迸发,在农行近3年130笔、900万元贷款的支持下,该村养殖户很快发展到50多户,狐狸、水貂存栏量30000多只,前冯桥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特种动物养殖专业村,走上产业脱贫致富大道。
   除了资金支持,在实施产业扶贫的道路上,农行菏泽分行还充分利用自身渠道、资源优势,为贫困村、贫困人口提供技术、销路、结算等服务。
   龙头带动是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式。农行菏泽分行坚持以特色农业、特色产业为依托,通过“扶产业”,激活贫困乡村自我发展能力。全面推进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域骨干企业金融服务全覆盖,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累放贷款5.52亿元,带动一大批贫困人口实现就业脱贫。该行还在郓城、单县、成武、曹县4家支行开办了融资增信业务,积极推广“融资增信+农户贷款”、“政策性担保公司+农户贷款”等担保新模式,取得较好成效。
   2018年,菏泽市将集中力量完成7.2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菏泽农行相关负责人透露,该行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在帮助建档立卡人口脱贫上下功夫,持续加强机制、政策、产品和模式创新,不断提升产业扶贫的深度和广度,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贡献金融力量和智慧。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