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大棚淘金忙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木耳大棚淘金忙

2018-02-12 09:39:11 来源:

2月5日,记者走进郓城县张鲁集镇曾楼村的木耳扶贫基地。虽然气温低至零下,但工人们正干得火热。一名工人将木耳原料倒进机器,其他的工人负责装袋,工作秩序井井有条。

   “制做木耳的原料主要包含木屑、玉米芯、麦麸等,你刚看到的是种植无菌木耳的第一道工序,此后还要进行加温蒸熟,最后进行温床培育。”曾楼村党支部书记曾宪钦告诉记者。      记者跟随曾宪钦走进木耳种菌室,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将菌种一一放入菌袋。“这里便是木耳的种菌过程,木耳种菌后再放入温室大棚排列起来,待成熟后便可以上市销售了。”曾宪钦拿着菌袋向记者介绍道。

   随后,记者来到木耳温室大棚内,一排排袋装木耳整齐排列,木耳袋上已经有一个个黝黑的“小耳朵”长出来,肉乎乎的黑木耳和白色的木耳袋形成鲜明对比,黑白相间的大棚,像是一幅村民致富的素描画。

   说起靠木耳大棚带领贫困户致富的故事,曾宪钦介绍道,2017年4月份,当地“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到济宁市鱼台县考察产业扶贫项目发现,木耳是 “四季菜”且用途广、易储存,再加上曾楼村周边地区种植木耳的很少,市场供不应求,这样一来既能带动贫困户在此就业,还能收获不少效益。

   经过镇政府的支持,短短几个月时间,曾楼村利用35亩废弃林地新建木耳扶贫基地,发展至现在已经有了20个木耳大棚,带动了周边80余名贫困户就业。

   今年42岁的曾宪允便是在扶贫大棚中工作的一员,其媳妇常年卧病在床需要人照顾,再加上有两个上学的孩子,生活的重担压在了曾宪允一个人身上。“本想出去打工赚点钱,可媳妇离不开人照顾,就在村里做些零活,生活很困难。现在好了,来到扶贫大棚上班,都是计件赚钱,待晚上媳妇睡着了,我就来这里加班,每天都能赚50块钱,再加上白天干零活赚的钱,生活基本上有了保障。”曾宪允笑着说道。

   像曾宪允这样在扶贫大棚上班的贫困户有很多,是扶贫大棚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为了帮助村里因病致贫、残疾、精神疾病等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年都会根据贫困户的贫困条件分发产业红利。”曾宪钦告诉记者。

   随着扶贫木耳大棚的逐渐成型,引来了各地的客商争相订购。“我们今年所生产的木耳已经全部订出去了,其中主要是来自江苏的客商。看到木耳销售得这么好,来年我们打算把大棚发展到40个,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在这里就业。”曾宪钦说,“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开设工厂搞木耳深加工产业,让整个村都参与进来,共同踏上致富的道路。”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