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图绘就 中国再出发
——国际社会积极评价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
备受关注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在北京闭幕,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中国未来绘制出清晰的“路线图”,奠定了辉煌改革征程新的里程碑。“中国寻求改革的契机”,美国《华尔街日报》如此定义本次全会。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站在新的起点,向实现梦想再次出发。
中国再出发,转型路口间,重拾信心向前迈出坚实步伐。“中国市场经济拥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埃及赫勒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亚西尔·贾德·安拉十分看好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国在实行多年计划经济后,适时调整经济发展体系,转向市场经济是科学和明智的。”
日本时事社报道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深化改革和开放的蓝图。中共把十八届三中全会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指明了以行政体制、金融系统、土地制度和国有企业等经济方面为主深化改革的方向。
路透社报道说,中国共产党12日出台了指导未来10年发展的改革蓝图。报道引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说,中国决心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5%,较9月份3.3%的增速明显反弹。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认为,当前的利好数据加强了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回暖的信心,缓解了进一步实施刺激措施的压力,有利于长期改革政策,以促成在内需推动下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美国《外交政策》评论说,本次全会已经传递出中国“正面、积极、持久和新颖的”改革之风,中国正在形成的“改革势头”将会对市场进行改革,这是民众乐于看到的,不再只对“经济数字”较真,中国政府正在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路透社援引汇丰环球投资管理公司的报告报道说,短期内中国会将政策重点放在控制信贷增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避免金融业风险过度积累等方面,利率自由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仍将是金融改革的主要方向。
中国再出发,任重而道远,直面困难不为风浪所撼。当前中国正面临诸多挑战:经济增速放缓、人口快速老龄化、地方债务规模高企,民众对污染、腐败等问题不满加剧。“中国改革面对的阻力和挑战存在于不同层面,经济社会征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德国维尔茨堡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多丽斯·费舍尔说。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说,中国目前虽面临各种困难,但今天的中国在思想观念、国际环境,特别是经济实力方面都远远强于以前。
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法里德·扎卡里亚援引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的话评论说,中国领导人充分注意到了本国的问题,他们作出了回应,允许社会实现相当程度的开放。在任何系统中,你都需要一些摩擦力以放慢速度。摩擦力太大,机器就会停转。摩擦力太小,系统就会不稳定。中国领导人是工程师,但即便对最出色的工程师来说,掌控这一切可能也是严峻挑战。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话语必须转化为行动。中国没有那种奢侈的条件,能够让所有的改革都等到时机成熟才启动。中国领导人必须承担风险,加紧推动亟须的改革。
中国再出发,跌宕风云中,调整模式与世界更紧密携手。“中国的许多变化可能都是内部的,但中国块头巨大,这意味着即便内部改革都能影响全世界,”美国《康特拉科斯塔时报》社论评论道。
日本共同社报道说,以“深化改革开放”为主题,讨论中长期经济政策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闭幕。改革的前景将对世界经济和日本企业的战略产生影响。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考虑通过放宽限制来搞活经济,实现重心由制造业到服务业的发展模式转变。
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教授杉田欣二认为,35年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中国的繁荣关系到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安定,通过大胆的改革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海外怀疑的目光变为羡慕的目光,这就是中国梦实现的时候。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沃拉萨·玛哈他诺博认为,从世界范围看,中国成功转变政府职能将能够促进中国与其他不同体制国家在各个层面的交往,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也会为类似体制国家提供宝贵经验。
美国《华盛顿邮报》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将会改变中国的面貌并给美国企业也带来益处。
阿根廷经济学家马蒂亚斯·卡鲁加迪特别谈到新成立的上海自贸区,“如同30多年前中国打开国门吸引外资一样,上海自贸区启动后,市场效率会得到极大提升,投资领域也会扩大,将为全球性企业开辟新的投资空间。”
“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正在为中国的政治决心和政策透明度欢呼喝彩,”对于中国新一轮“向更深方向进发”的改革,美国《财富》双周刊的评价透露出世界的期待与肯定。
(新华社记者:蒋国鹏、王雅楠、施洋、郑一晗、田晓航、吴谷丰、胡小兵、黎藜、叶书宏 赵燕燕)
责编: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