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带动 农业促动 商贸推动
鄄城统筹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中国菏泽网消息 (通讯员 孙明海 傅成银 记者 焦同帅)今年前三个季度,鄄城县完成生产总值49.1亿元,同比增长13%,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达73.3%,其中二产比重达46.8%,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鄄城已经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走上工业带动、农业促动、商贸推动的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县域经济短腿,往往短在工业,鄄城也不例外。今年以来,鄄城县把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以项目建设推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积极开展“百日招商”活动,先后由县级领导干部带队,到北京、上海、珠三角、长三角、闽南等地开展集中招商,共签约项目65个,计划总投资136亿元。同时,进一步完善考核奖惩机制,狠抓项目督导调度。截至目前,全县续建和新建千万元以上项目94个,其中,过亿元项目43个,完成投资24.4亿元。君陶工业园、青岛宇航科技、红旗维斯特专用车、华腾机械制造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1—10月份,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2亿元、利税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5%、17.6%、30%。
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全面小康,小康建设的重点在发展县域经济。鄄城县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林下规模养殖,推广“企业+基地+农户”订单养殖模式,全县大牲畜存栏5万头、猪25万头、羊93万只、家禽342万只、兔35.5万只,建成阎什镇红旗、旧城镇北周楼等7个林下规模养殖小区。中药材生产蓬勃发展,扎实推进中药材基地建设,狠抓了中药材暨甜叶菊的种植工作,春夏两季中药材种植5.5万亩,春种甜叶菊1万亩。蔬菜生产面积达到21.5万亩,其中大中拱棚保护地面积2.5万亩,滩区优质西瓜4.6万亩,食用菌投料2500吨,实现瓜菜总产44万吨、产值4.2亿元。水产新开发利用面积800余亩,放养面积3万多亩,其中名优养殖面积近万亩;植藕面积2.7多万亩,其中鱼藕混做面积4000多亩,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7974万元。
鄄城县以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为目标,通过实施“商贸兴县”战略,使城乡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县共新建或改造“农家店”335家,其中日用消费品“农家店”203家;农业生产资料“农家店”132家。形成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三大购销网络体系,牢牢地占据了农村生活资料市场。新型业态异军突起,全县各种连锁店、商业步行街、精品专卖店相继涌现,人民商场、家和购物中心、银建商城等一批新型业态企业迅速成长,零售市场日益活跃。目前,全县大型超市发展到16家,专卖店46家,连锁店113个。全县共有零售业商户5816个,从业人员7290人;专业市场3个,3912个摊位,从业人员1.8万人。
(责任编辑: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