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姓:古老姓氏存谜团
图为:栗同俊(右)与栗同春研究《栗氏家谱》
三续家谱
中国菏泽网讯 “因为这个姓很少见,我去医院看病挂号,医生往往错写成‘李’或者‘粟’。”69岁的栗自柱自嘲地告诉记者。
栗自柱是定陶县陈集镇施庄村人,根据栗自柱家保存的《栗氏家谱》记载,他是栗姓第24世,也是栗姓中辈分较长的人。
据《栗氏家谱》记载,该村栗姓自明朝洪武年间(1388年)从山西洪洞县迁出。走到此处遇一大水坑,芦苇茂盛,坑水甘甜可饮,于是定居于此,起村名为“栗水坑”。后来,因为黄河决堤、战乱频繁,栗姓人四处迁徙。分散到周边的山东曹县、鄄城和东明以及陕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栗姓人在该村人口渐少,而施姓人迁移此处,并且有一施姓人做了“解元”,该村改名为“栗施庄”,后改为“施庄”。
1943年,栗姓有爱好家族文化的人士开始编纂《栗氏家谱》,因为“栗水坑”有一祖坟被平,家谱丢失,续写家谱自14世开始续。1981年和1999年,栗姓人分别在曹县韩集镇栗庄、普连集镇召集族人再次编纂家谱。1999年编纂家谱时,栗自柱是该村四个代表之一。当时,河南有栗姓人得知续家谱一事前来相认,经过考证,河南栗姓人与栗水坑栗姓人不是一支。
栗姓来源说法不一
栗姓人口稀少,在2009版《百家姓》排名278位。不过,栗姓分布较广泛,从东北到湘粤,从新疆到台湾岛,从中国大陆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均有许多栗姓后人定居,其中以河北、河南栗姓人为最多。
2001年新编《百家姓》第247页有关栗姓的记载是:远古时期,部落首领栗陆氏的后代,至战国时有燕国相栗腹知名于世,此后便有多人以栗为姓。可见栗姓出自华夏最古老姓氏之一的栗陆氏。
传说,栗姓是在远古时期得来的。当时,有一后生父母双亡,一个人以乞讨为生,成人后从军,饭量特大,人也特别高大,且力大无穷,做了一名扛大旗的士兵。在一次战斗中,由于敌众势强,眼看就要打败仗,扛大旗的他用旗杆做武器,打败对方,取得胜利。在庆功宴上,首领问起扛大旗者姓名,他不知道,首领就以制作旗杆的栗木赐他姓栗。但这只是一种传说,无从查对。
据资料记载,栗姓的一支原姓为李。安史之乱爆发后,长安城中的李隆基西去蜀地,在那时有一个李姓王孙与皇族走散,隐于渭河以北的一座山谷中,而后人为避人耳目,把李通用为栗姓。此外,也有宋姓人为躲避官府追杀而改为栗姓。另外,满族中也有栗姓。
菏泽栗姓来源待考证
在菏泽,除了“栗水坑”记载菏泽绝大部分栗姓人士自山西迁来外,还有一支栗姓家族,为回族,他们的家谱记载有百余年历史,相传从河北迁居到“东明县小王庄”(所属乡镇不详),后有一支迁居至牡丹区何楼办事处金堤村。
据该栗姓家谱第七世85岁栗同俊、52岁栗同春介绍,该支栗姓由“东明县小王庄”迁到牡丹区何楼办事处金堤村,第一世为栗志宽,繁衍十几户人家,后有栗姓人迁至菏泽城区回族居聚地。金堤村栗姓人士聪明好学、爱好经商,相继有人到定陶县陈集镇、山西省太原市、河南省新乡市、北京、青海省等地求学、经商、工作、为官,并定居下来。对于该支栗姓在东明县哪个乡镇小王庄,又是从何时何地迁到小王庄的?这些疑问一直无法考证。
本报记者 张洪梅
(责任编辑:正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