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我们终生难忘
本报记者 邓亚伟
黑夜中的年夜饭
一切准备就绪,孙同喜插上电磁炉,倒上火锅底料、加上开水,并为崔志扬和自己倒了满满一杯白酒,两人准备好好过一个除夕夜。但这一瞬间,周围突然一片漆黑。
“不好,停电了。”
“别急,今天大年三十,不会停太久的,咱们等等。”
孙同喜点燃了一支蜡烛,望着头顶的灯泡,乞盼着光明的到来。半个多小时过去了,灯泡闪了几次,但又迅速熄灭。
“算了,不等了,援建北川,那么多困难咱们都克服了,这算啥。没有电咱俩也一样过好除夕夜,咱们这里还有方便面,你等等,我去取。”于是,崔志扬向厨房走去。
“当时我想,自对口援建北川县都坝乡的工作开展以来,为了使都坝小学的孩子们早一天从板房学校里搬出来,都坝乡的公共服务设施早一天得到恢复,援川的同志们战风雪、冒严寒,克服道路运输经常堵塞、地质结构异常复杂、施工现场极度狭窄和天气变化无常等种种困难,加班加点甚至是昼夜施工,终于在春节前完成了小学教学楼主体框架,宿舍楼完成了基础工程,文化站、全民健身广场、农贸市场和乡医院完成了三通一平。每一点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每一名援川人员的艰辛与汗水......"
在昏暗的烛光下,一盘火腿、一碟咸菜,一碗泡面,和着屋外”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孙同喜和崔志扬举起了酒杯,盼着新年的到来......
和羌族乡亲共舞
“欢乐的舞蹈跳起来,悠扬的羌歌唱起来......”大年初一晚上,在市援川办邻近的一个羌族村庄里,热闹非凡的羌族篝火晚会,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拉开了帷幕。忙完手中活的崔志扬和孙同喜也来到现场,与羌族乡亲们同庆。
“人们都衣着盛装,围着篝火放声歌唱,他们个个脸上充满着笑容......他们的欢声感染了我和志扬,于是我俩也加入到围着篝火跳舞的队伍里。”孙同喜说。在欢快的舞蹈中,六十多岁的羌族老汉看到孙同喜和崔志扬没有穿羌族的衣裳,便在跳舞的间隙询问孙同喜的家在哪里?孙同喜告诉他,他们是来自山东菏泽的援川队,目前正在这里值班。
“老人听说我和志扬是来自山东的,马上停止了跳舞,紧紧握着我的手。我当时感觉到,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在颤抖。透过火光,我看到老人在流泪......”孙同喜说。
原来,老人姓郭,今年63岁。在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他和老伴正在屋中,顷刻间,他们的房屋倒塌了,他和老伴全都被埋在了屋里。在以后两天里,郭老汉渐渐苏醒过来,并努力向外爬,但身体纹丝不动。后来,他又昏了过去。也不知过了多少天,当郭老汉又苏醒时,发现一个人背着自己正往前行进,自己的胳膊上还打着点滴。在他模糊地记忆中,听到救自己的是来自山东的救援队。后来,在医院里,又是一个来自山东的志愿者照顾他的生活起居,直到他康复出院。在住院时,郭老汉就拜托院方打听他老伴的消息,但一直没有音信。后来,等快出院时,郭老汉才知道老伴已在地震中遇难。郭老汉几乎丧失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多亏那位志愿者开导他,郭老汉终于挺了过来,并且身体一直非常健康。
“郭老汉握着我的手说,他能活在这个世上,都是山东人‘赐给’的,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老人还说,只要是从山东来的人,他一定要请到家中作客。当时,郭老汉就叫人端来酒杯为我们敬酒。面对老人的盛情,我们很是感动,当即喝下了这杯酒。随后,老人还唱了一首颂川鲁两地情的歌曲,歌声非常悠扬和感人,大家都禁不住跟着哼唱起来......”孙同喜说。
篝火晚会结束后,很多羌族群众都要求与孙同喜和崔志扬他们合影。孙同喜说,那个时候他们感到特别幸福,作为市援川办的成员,他们感到特别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