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讲述人:王俊生,73岁,家住牡丹区司法局家属院
整 理:郭 青
1949年3月,我考入原平原省省立菏泽师范学校,也就是现在的菏泽学院西校区,我所在的四级二班有50多个学生。我当年14岁,在班里年龄最小。
当时,学校组建了一个鼓乐队,在整个平原省都很有影响,经常参加社会上的大型活动。看着队员们昂首挺胸,敲着鼓、吹着号,那股潇洒劲儿,让我心里直痒痒。正巧,我们班同学赵海如是鼓乐队的主号手,我总喜欢跟着他转,嚷着让他教我吹号。
不久,学校老一届学生毕业,鼓乐队里也出现了空缺,开始面向学生招收队员。我一听到消息,就赶紧去报了名。在赵海如的极力推荐下,我和班里另外四名同学马文学、李传斌、蒋学廉、赵明超一起进入了鼓乐队。在队里,我负责吹小号。
其实,我一点音乐功底都没有,根本就不知道小号怎么吹,进乐队就是觉得好玩儿。而且,当时老师都忙着教学,也没时间教我们。赵海如主动当起了老师,一个个地教我们。不上课的时候,我就拿着小号自己琢磨怎么吹奏。慢慢地,我也能在乐队里“滥竽充数”了。
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参加1949年国庆节的活动。当时,县政府规定所有机关单位人员在当时的南华公园(牡丹区第二小学附近)集合,参加庆典,我们学校鼓乐队负责演奏。那天,我特意起了个大早,拿着小号练习了一遍又一遍。等到所有队员集合完毕后,我们从学校出发,一路奏乐,经过现在的东方红大街进入会场。当时,大鼓敲、军号响,男女老少一起涌向大街,涌向南华公园,声势磅礴,气氛热烈。散会后,我们又沿着原路,一路奏乐返回。
1950年12月,部队来学校招兵,年龄、身高和体重都不够的我在校长家缠了一夜,终于如愿以偿入伍到南京某海军部队。知道我要当兵走了,相处一年的队友都不舍得,在乐队老师张德乾的组织下,我们在照相馆照了一张合影。从前往后数第三排,从左往右第一个是赵海如,第二个是张德乾老师,第三个就是我。
入伍不久,我就收到了队友给我寄来的这张照片。我在部队一呆就是20年,1970年退伍回到菏泽工作。通过联系同学,我与当时同班的几个乐队队友又联系上了。从那以后,每年牡丹花开的季节,我们都会举行一次聚会活动。
郭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