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图片新闻  > 正文

国家级非遗项目曹州面人代表性传承人李效普将“小蛇”捏进直径不足3厘米的核桃壳里,不仅色彩鲜艳、造型各异,而且充满了创意和美感——
核桃壳里藏着“迎春蛇”

作者: 李若生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5-02-07 09:11

李效普正在创作核桃面塑“迎春蛇”

心静手稳,专心创作

捏、搓面料

精心雕琢

核桃面塑“迎春蛇”

“每年立春之际,我都要制作新年的生肖面塑,把旧的换掉,寓意辞旧迎新。”2月3日,在牡丹区小留镇一间面塑工坊内,李效普微眯着眼,屏住呼吸,一手拿着核桃壳,一手用特制的镊子夹起绿豆大小的青色面团,轻轻地放进不过拇指大小的核桃壳里。这位与面团打了二十余年交道的匠人正在挑战在核桃壳内塑造“迎春蛇”。

“从前老一辈走街串巷捏生肖面人贺岁,如今我们年轻人在核桃里造天地迎春。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手艺人对传统技艺的热爱。”李效普介绍,面人创作,千人千面,各具特色。不同的匠人有着不同的风格偏好。有些匠人热衷于塑造武将形象,挥舞刀枪,骑马征战;而另一些则偏爱打造美女形象,如金陵十二钗般,婀娜多姿。

然而,李效普追求的是独特与创新。在创作中,他立志不走寻常路,不与他人雷同,力求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一印、二捏、三镶、四滚,捏面人看似简单的几个动作,其实每一步都十分关键。”李效普说。

拿起放大镜仔细看李效普创作的三个核桃“迎春蛇”,其造型别致,寓意丰富。核桃壳内,一条红蛇盘绕着牡丹花,象征着“花开富贵”;另一个核桃壳里,一条绿蛇昂首伸眉,吐着细如发丝的信子,寓意“鸿运当头”;最令人惊叹的是一条粉色的小蛇在几个柿子旁,缠绕着一件如意,寓意着“事事如意”。这三件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微型面塑,在方寸之间延续着中国人对新春的美好祝福。

为了让面塑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李效普多年来致力于面塑推广和教学。他走进校园、社区,手把手教授孩子们捏制简单的面塑造型,让传统手艺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从传统的生肖面人到核桃微型面塑,我相信,只要不断创新,面塑这门古老的技艺就一定能在新时代绽放更多光彩。”李效普说,明年新春,他还会创作新的生肖作品,让这门指尖上的艺术,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新的篇章。 

文/图 记者 李若生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