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黄杨古道,名木荟萃

2013-10-22 10:27:52  来源: 牡丹晚报
 

  黄杨古道,名木荟萃

  

 

 

 

 

 

 

  

  

  中国菏泽网消息 记者 姜培军

  

  令人魂牵梦绕的景致

  

  苍茫古道,油绿黄杨,二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韵味悠长的意象,若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更具有艺术张力了。在曹州牡丹园,就有这样一处令人魂牵梦绕的景致。

  曹州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记者前去探访这处经几代人传承下来的黄杨古道。黄杨下,松编,牡丹,龙槐;古道边,芳草,流水,行人。蔚蓝的天空,凉丝丝的清风,让人慵懒倦怠的身心为之一振。

  古道边,两排瓜子黄杨就像等待检阅的仪仗兵。时已近深秋,但黄杨的叶子依然绿得逼人的眼。74岁的赵孝崇和64岁的高勤喜,两位园艺师正在查看树的长势。

  “这些树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是园内的珍稀树种,在曹州牡丹园的历年改造中,都是重点保留树木。”赵孝崇一边说,一边用饱经沧桑的大手摩挲着一株黄杨树的树干。这些黄杨树高约四五米,树冠直径也在四五米,最粗的树干直径在30厘米左右。

  “这种木头,硬气得很,长得也非常慢。”高勤喜说。他短短的一句话,引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称黄杨树有君子之风,被喻为“木中君子”,他的《闲情偶寄》中有“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之说。

  这种说法在其他一些书中也有提及,比如苏轼在《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退圃》写道:“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意思是说,黄杨木难长,遇到闰年,非但不长,反而会缩短。《博物要论》中则提到曾有人做过测试,称闰年黄杨并非缩减,只是不长。

  在《酉阳杂俎》中对黄杨木的采伐还有这样的记载:“世重黄杨木以其无火也。用水试之,沉则无火。凡取此木,必寻隐晦夜无一星,伐之则不裂。”

  这些说法都给黄杨木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更为黄杨木雕增添了很多情趣。

  

  黄杨木雕的故事

  

  因为生长缓慢,黄杨的木质极其细腻,黄杨木雕历来是雕刻作品中的珍品。

  高勤喜介绍,菏泽人曾经有用黄杨木制作手戳的历史。

  相传黄杨木雕是清朝末年一个名叫叶承荣的放牛娃发明的。

  叶承荣是浙江乐清人。有一天,他在村头一座庙里玩耍,看到庙内有一位老人正在塑佛像。他一下子被老人的技艺所吸引,于是跑出庙外,将牛拴在树上,挖来一块泥巴,坐在庙口,偷偷地学着堆塑。

  老人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民间艺人,看到叶承荣聪明好学,就收他为徒,教他圆塑、泥塑、上彩、贴金及浮雕等各种技艺。叶承荣聪明好学,进步很快,一年后,就取得不小的成绩。

  一天,叶承荣在乐清县宝台山紫霞观塑佛像,观中道人取来一段黄杨木,请他雕刻一支如意发簪。雕刻时,叶承荣发现黄杨木质地坚韧,纹理细腻,色彩光泽均为其他木质所不及,是用于雕刻的好材料。从此,他开始用黄杨木雕刻各种作品。就这样,我国民间艺术园地中的黄杨木雕诞生了。

  叶承荣的黄杨木雕,使用的是尖角雕刀,所刻的人物衣饰褶纺似钉头鼠尾,看上去有几分生硬。到了清朝末年,温州有一位名叫朱子奇的民间艺人,改用一种名叫 “反口”的开似半圆的刀凿雕刻衣褶,看上去更流畅、优美。

  1972年,周恩来总理把温州黄杨木雕艺人叶润周创作的《红绸舞》作为礼品,赠送给加拿大访华代表团。而今,黄杨木雕已驰名中外。

  黄杨木的香气雅致而不俗艳,可以驱蚊。另外,黄杨木还有杀菌和消炎止血的功效。据说,在不少黄杨木生长地,人们有采黄杨叶用做止血药和放置黄杨树枝驱蚊蝇的习惯。 

  

  古树名木中的“贵族”

  在曹州牡丹园黄杨古道的两边,引人瞩目的,除了瓜子黄杨还有松编和龙槐。

  气势恢宏的牌坊、活灵活现的动物……无不展示着悠久的松编艺术,让人感受着百年松编的深厚底蕴。

  松编是菏泽花农的传统技艺,常用松树、柏树编塑成城楼、牌坊和狮、虎等艺术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绿色动物园之称。

  还有树龄百年的龙爪槐,盘根错节,虬枝苍苍,翠盖覆荫,老枝新叶,蕴涵着无限生机。

  据赵孝崇和高勤喜回忆,黄杨古道两边的瓜子黄杨、松编和龙槐,有不少原来并不生长在这里,而是从附近村庄移植过来的。由于保护得力,加上园林工人的精心管理,目前这些树木长势良好,生机勃勃。

  与那些生长在荒野墓地、乏人问津的古树名木相比,曹州牡丹园里的瓜子黄杨、松编和龙槐,称得上菏泽古树名木中的“贵族”。愿它们千秋万代,永远枝繁叶茂。

  金风徐徐,绿叶摇曳,坐在黄阳古道边的石凳上,所有的情思都随天空的白云荡漾开去。

  

  一株古树,一段名木,就像永远牵扯着我们心灵的故乡。如果身边的古树名木让您回味悠长,如果有古树名木让您感叹社会变迁,如果有古树名木让您回忆起一段尘封的历史,请您及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13012968683,电子邮箱:jpj666999@sina.com

  (责任编辑:李 靖)

  

更多新闻,请看中国菏泽网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