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船起吊
昨日上午,菏泽元代古沉船从国贸中心发掘现场被整体搬迁到位于市博物馆内的临时陈列室,这艘在地下沉睡了600多年的古船自此以后有了自己的“新家”。
沉睡600年,古船昨“起航”
本报记者 张伟 志国
拖拉机担当“运船”重任
中国菏泽网讯
5月25日,备受瞩目的菏泽国贸中心元代古沉船船底整体吊装工作正式实施,现场不仅聚集了众多媒体记者、考古专家,一些关注古船的市民也来观看沉船如何整体“搬家”。今年78岁的市审计局退休干部姜炳涛早早就来到现场,他说:“沉船发掘期间,我到现场来看了几次,每一次都心情激动,沉船是菏泽悠久历史的见证,今后我还会到博物馆去,继续关注这艘沉船的未来。”
从上午8时起,考古人员反复对船底和钢结构框架进行查看,看是否有个别地方不够牢靠、起吊绳索有没有绑好,确保起吊过程中不会产生意外。
据工作人员介绍,本次起吊采用可以承载30吨重量的吊车,通过绳索在沉船上固定四个起吊点,从八米深的沉船遗址缓缓将船底吊出,然后放在预先停好的拖拉机上,再运往市博物馆保存。为何使用拖拉机?考古人员告诉记者,选择拖拉机前他们已经先后调来3辆大型拖挂运输车,但都不合适。因为建筑工地现场空间较小,大型运输车无法停放,并且建筑工地的安全通道不够宽敞,大型运输车开不进来,更别说还要在通道内只有六七米宽的拐弯进入沉船现场了。于是,他们经过考虑后决定选用拖拉机进行运输,而这辆拖拉机的后车箱长达150米,完全可以装载16米长的船底。
10分钟,古船离开沉睡土地
9:10,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菏泽古沉船考古队队长王守功宣布:“沉船起吊仪式正式启动!”现场立刻响起鞭炮声。
9:13,吊绳缓缓升起,船底顺利脱离地面,平稳上升,现场所有人既兴奋又紧张地看着逐渐升高的船底。虽然起吊顺利,但工作人员不敢有丝毫马虎,时刻盯住船底上升方向,并不时向吊车驾驶员打手势调整角度。经过近8分钟的起吊,船底顺利升上10米左右,在稍微调整角度后,开始吊往吊车南侧准备就绪的拖拉机。
9:23,船底顺利悬吊在拖拉机上方,工作人员迅速上前扶住船底,指挥吊车驾驶员开始将船底逐渐下放,最终顺利安放在拖拉机车箱内。考古工作人员在检查确认船底放置角度没有问题后,所有人都欢呼起来。从起吊到装车只用了十分钟的时间,而为了这一刻,考古工作人员进行了将近一个月周密而细致的准备工作。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部副部长王潇潇介绍,菏泽古沉船由于船体大、年代久远且船体倾斜,整体搬迁的难度较大,这是国内第一次采用整体搬迁的方式保护地下沉船。
9:50,装载古船的拖拉机缓缓驶出国贸中心工地,向市博物馆方向驶去。据菏泽元代古沉船考古队业务指导孙明介绍,沉船起出后,考古人员将对沉船下部及周围的土层进行进一步考古发掘,以防有遗失的文物。据他分析,沉船右侧的土层中出土文物的可能性非常大。
吊车司机: 紧张得出了一身汗
在昨天的古沉船起吊现场,气氛十分紧张。昨日上午的天气不算热,可是负责沉船起吊的吊车司机李学田还是出了一身汗,他说自己太紧张了。
李学田有十多年吊车操作经验,当考古人员几天前找到他时,他第一感觉是责任重大。“沉船是珍贵的文物,是咱菏泽的宝贝,在起吊过程中不能有任何闪失。”李学田说。虽说沉船和钢结构框架加起来只有四五吨重,对于他30吨负荷的大吊车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可是当他听到起吊命令时,心还是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好在李学田及时调整情绪,在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下,起吊、调整、平移、下降……各个程序平稳进行。十分钟后,沉船和框架稳稳地停放在拖拉机的车箱内,他悬着的一颗心才算落了地。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竟然出了一身汗。
(责任编辑:正强)
发送短信DZHZSJB到10658666
订阅菏泽手机报 菏泽新闻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