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曰:锣鼓敲,响叮当,戏班子,来俺庄;搭台子,开衣箱,唱啥戏,朱家庄,谁唱哩,牡丹张;亮架子,开了腔,吼一声,透天嗓,哼一声,婉婉腔;唱不好,心发慌,一张嘴,转了腔,一跺脚,鞋掉帮,一劈叉,裂了裆,一打挺,碰得汽灯没了光;一发急,一肚子戏词全忘光,下了台,脸没光,羞得光喝老面汤。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不准农民经营自留地,更不允许经商做买卖,否则就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被批斗。冬闲时,村队便把一些能拉会唱的社员组织起来,组建起乡村剧团。
乡村剧团,是乡村文化的主力军,忙时生产,闲时演出,自娱自乐,很受乡亲们欢迎。演出时,当街搭一戏台,吊上几盏汽灯,锣鼓一敲,便唱了起来。因是乡村剧团,道具简单,行头当然不会太好,有的外穿戏装,里面穿的还是大棉裤,一抬腿,一跺脚,里面的大裤腰便露了出来。化妆也不专业,记得一个旦角演员又黑又高,满脸白粉压不住黑气,大号的衫裙遮不住双腿,他在台上扭来摇去,拿腔作调,台下的观众一个个笑破了肚皮。
当时演出的剧目有红遍全国的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白毛女》《朝阳沟》,也有革命故事剧《红嫂》《平原作战》,还有地方戏曲《对花枪》《穆桂英挂帅》等等,尤其是戏曲更受老年人欢迎。演员们平时在本村演,有时也到邻村演出,有的一人要客串几个角色,非常辛苦,他们的报酬就是一天几毛钱的工分,只要能登台演出,他们就兴奋异常,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现在,当年戏班子的演员们已经到了老年,但只要与他们谈起当年的情景,他们还会眉飞色舞,甚至会即兴哼上一段,或许那就是他们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最值得回忆的光阴。 文/丁明烨 画/王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