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里的幸福笑脸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扶贫车间”里的幸福笑脸

2019-12-05 10:20:43 来源:

  日前,记者走进单县时楼镇曹马南村大洋服装厂加工车间,30名工人按照各自的分工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工人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我对象外出打工了,我身体有病,还要照顾孩子和老人,不能外出,所以以前生活特别苦。但是现在好了,我们村有了扶贫车间,在村里上班,还能照顾家庭。”停下手中的活,贫困户郭建美笑着说道,“一天一般都能收入70元,一个月能收入2000多元呢。家里如果有什么事,也能立马回到家。”

  经了解,曹马南村大洋服装厂加工车间占地500平方米,每年租金为25000元。车间内共有务工人员30名,贫困户10名,贫困人口占比33.4%。近年来,时楼镇以扶贫资金为契机,结合镇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村留守妇女多等特点,以户户增收、人人脱贫为目标,鼓励社会能人租用扶贫车间,带动附近无法外出的村民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家门口务工。努力打造“一人工作、全家脱贫”的氛围,加快脱贫攻坚工作的进程。

  大洋服装厂加工车间内采用计件的方式,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种按劳分配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为进一步增加就业机会,镇政府专门邀请纺织能手和专家对劳动力闲置人员举办缝纫电车培训班,目前已举办2期,培训人员达100余人。

  大洋服装厂负责人说:“下一步,我们将探索新型模式,让群众由在村挣钱变成在家挣钱。我们想购置一批电动缝纫机,放置在群众家中,优先考虑放置到贫困户家中,方便那些走不开或者因病、因残无法行动的群众。我们每天都定时安排专人去家里将他们每天做好的统一计件回收,也是月底统一结算工资。”

  “扶贫车间”的建立,扶贫模式从“授人以鱼”转化为“授人以渔”,在拓宽就业渠道、帮助群众增加收入的同时,形成老人有人照顾、孩子有人陪伴的和谐氛围。

  记者 张 品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