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省份出台鼓励2.5天休假意见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10余省份出台鼓励2.5天休假意见

2019-07-04 10:46:05 来源:

  

  7月1日,江苏省委办公厅印发激发居民消费潜能的实施意见,促进十大领域消费。政策支持部分提出探索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2.5天小长假”。

  在这份名为《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实施意见》中,江苏省提出探索“2.5天小长假”成为舆论焦点。但笔者注意到,此举是作为“政策支持”出现在该份意见中的。

  “2.5天小长假”一般是指周五下午加上双休日的休假方式。

  “放假”能够支持消费实现增长吗?能够拉动多大规模的增长?是否有条件在全国推广?是否会对生产力产生负面影响?

  10多个省份鼓励2.5天休假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鼓励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探索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 “2.5天小长假”政策措施。

  此举并非国内先例。目前,已有河北、江西、重庆、甘肃、辽宁、安徽、陕西、贵州、福建、浙江和广东等10多个省份出台了鼓励2.5天休假的意见。

  《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意见》发出后,当年8月11日,湖南宁乡县旅游局在全国率先试行夏季每周2.5天小长假。随后,江西上饶、山西晋中等地结合地方实际出台小长假政策。

  目前,并没有针对上述各地执行2.5天小长假后,拉动经济增长的专项统计数据。但多位专家表示,通过“放假”拉动消费,效果有限。

  “用放假这样的形式促进消费有一定道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估计,“放假”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将主要体现在家庭消费和服务性消费方面。

  但他同时表示,拉动消费主要取决于消费能力,而非可能产生消费的时长。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则态度更加明确地表示,2.5天小长假对消费的拉动作用非常有限。

  如乔宝云所言,连平也认为,消费增长主要取决于居民的消费能力。另一个影响因素则是重要消费品需求的释放,“比如房地产,但这类需求的产生与释放并不取决于放假。”

  连平认为,2.5天小长假若执行,则属于日常性假期,只有像今年“五一”黄金周这类集中加长版假期才可能带来明显的消费增长。

  2.5天小长假有广泛实际需求

  虽然多位专家对2.5天小长假的消费拉动作用持保守态度,在已经探索执行的地区也无相关数据表明其产生的效力,但根据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对上述试点地区的调研发现,政策获得了较积极的评价。

  乔宝云认为,从国际上来看,很多国家都在提倡一周35小时工作制,这说明在实际工作中,2.5天小长假具有广泛需求。

  根据熊思东统计,目前,从法定节假日、法定带薪年假数量看,我国公民每年的法定休假天数最少为11天(不含双休日),从工作时长看,2018年我国人均工作时长2100个小时。

  他介绍,荷兰休假36天、丹麦36天、瑞典34天、法国37天、英国33天、美国25天。从全球范围看,我国公民法定休假天数低于发达国家,工作时长高于其他国家。

  他认为,设置和实施2.5天小长假是回归了工作本质。“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结构和就业模式的转变,劳动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设置和实施2.5天小长假,可为国民提供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思考和沉淀。”

  此外,设置和实施2.5天小长假能让国民增加外出旅游休闲的时间选择,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组织试点城市总结相关经验

  今年两会,熊思东建议,组织试点城市总结相关经验,加快推进“2.5天小长假”由“全国性试点”转变为“全国性政策”,将“2.5天小长假”以条例化、制度化的形式加以明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熊思东认为,针对实施“有难度”的单位,比如医院、百货商店、行政中心等窗口服务型单位,可以探索实行轮班机制,做到职工享受福利和履行法定工作职责两不误。

  对一些确实无法享受“2.5天小长假”的员工,应当进一步完善补偿机制。

  “但促进消费这个方向是对的”,乔宝云表示,国内消费不足是我们未来主要面对的问题,“贸易顺差一方面看起来是好的,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内需不足,我们生产的内容消费不了。”他表示,江苏作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省份,提出完善消费体制机制,激发居民消费潜能,促进国内消费提档升级、提质扩容,方向是对的。

  姜慧梓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