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痕迹管理流于形式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警惕痕迹管理流于形式

2018-12-01 09:20:32 来源:

  □ 何 平

  “痕迹管理”是一种绩效考核手段,近年来在一些党政机关兴起。具体来说,每个单位、每位干部,平时都做了哪些工作、又是如何开展工作的,都可以通过具体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展现出来。

  “痕迹管理”的兴起一方面弥补了过去党政机关绩效考核相对虚化的不足,使考核内容更加具象,有章可循,便于操作。但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在执行过程中过于注重 “痕迹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演变为“痕迹主义”。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新时代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要求不断提升,需要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舍得下力气、动脑子。新时代对干部考核督促也提到新高度,从只看结果转向兼顾过程考核,于是在这些年“痕迹管理”日渐风靡。

  不可否认,痕迹管理有效避免了“唯结果论”的狭隘,让“过程管理”可量化和可操作性,加之现在手机拍照也便捷,打印资料也方便,于是对“痕迹”的要求越来越多,事事要有方案预案,活动要有印证照片,会议需要提供签到记录和讲话稿,还有那些填不完的报表、制不完的台账、贴不完的照片,痕迹管理本来是服务于工作,现在倒成了工作的羁绊。

  一位驻村第一书记说,一个贫困户打电话来让他下村去帮他解决实际困难,但面对随即而来的检查,成堆的待完成痕迹资料,各种互相关联的表格台账,真的无暇顾及这位贫困户的真实需求了,继续埋在故纸堆中完成各种互相印证的 “痕迹资料”,却无法留下那些真实的痕迹。

  究其实,如果一切痕迹都服务于考核,干部们闭门造“痕”,实绩肯定会打折扣。一切脱离实绩的痕迹又有何用,无非是自我安慰和应付上级的摆设罢了。真正的“痕迹”,应该是工作中成绩的体现、群众的称赞,这些“痕迹”才应被记录下来,这些 “痕迹”才值得被发掘,值得被歌颂。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