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有力度 民生有“温度”
——我市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纪实
当 “棚改”成了城市发展中的热词,“安居”就成为棚户区群众心中渐渐照进现实的梦想。安居乐业是美好生活的前提,更是心生向往的诗和远方。一处处棚户区相继拆迁,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棚户区改造进程全面加快,城市蝶变提速加码。
政策力度保障民生“温度”,我市抢抓国家棚改政策机遇,2015年至2017年,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309个,完成征收27.4万户;2018年,全市棚改计划开工12.7万套,棚改规模连续两年位居全国设区市首位。我市棚户区改造以规模大、进度快、效果好获得社会各界好评,市委书记孙爱军提出的棚改“十个有利于”综合效应正逐步显现。
安居乐业愿景美
“平房住了半辈子,夏天热、冬天冷,条件相当差,通过棚改住上楼房当然高兴。”日前,看着小时候生活的院落变成高楼,牡丹区南城办事处马堤口社区居民李建虎说。
我市把棚改当作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加速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从“为房所困”到“安居乐业”,越来越多的棚户区居民实现了安居乐业梦想。
“家里以前住的是三间瓦屋,想搬迁又没钱买房,赶上棚改好政策,改变了我们的居住环境,也提升了生活质量。”通过棚改,去年5月,巨野县凤凰街道办事处李冯庄村村民付兴密搬入了新房,从三间瓦房到三室一厅的现代化小区,付兴密一家很是满意。
随着棚改项目的加速推进,破旧不堪的棚户区被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小区所代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发展后劲充分释放。
近年来,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正以惊人的“菏泽速度”改变着棚户区居民生活环境。利用棚改机遇,我市积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随着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推进,我市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欠账”逐渐补齐。
棚改畅通“微循环”
借力棚改打通断头路,畅通 “微循环”,方便了群众出行。
巨野县开发区腾飞路小学门口的昌邑路去年7月份修建完毕,虽然长度不到两公里,但居民却说该条新修的道路解决了大问题。
腾飞路小学2015年建成后,周边学生上学有了就近的学校,可是通往学校的道路却让他们犯了愁。巨野青年路西片区列入棚改项目后,腾空的土地不仅修建了一条宽敞的道路,还将安置小区修建在腾飞路小学旁边。
牡丹区重庆路棚改片区涉及被征收户6000余户,打通了东方红西街、点将台路、金沙江路等9条断头路,改造提升环堤公园(中华路至曹州路)。
牡丹区太原路棚改片区涉及魏海、杨庄、双河集、谢场、天荷御园、凰庭苑等15个棚改项目,打通了泰东路、大学路、天香路、太原东路、康庄路、兴民路等6条断头路,有效缓解人民路、太原路和黄河路的交通压力,大幅提升北部城区微循环能力。
我市以现代城市发展的眼光规划棚户区改造,把棚改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加强市政设施配套建设,统筹推进道路及水、电、气、暖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充分利用棚改让城市旧貌换新颜。
规划引领配套好
车辆穿梭、塔吊林立,在建的人民南路棚改片区是我市着力打造的新城区和全市“海绵城市”示范区。配套建设菏泽师专附属医院、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兴仓路九年一贯制学校,以及科技馆、文化宫、全民健身中心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
“该片区全部改造完成后,将成为以教育地产为龙头,金融商务为主导,融合医疗卫生、体育休闲、科教人文等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宜居新城区。”日前,市开发区人民南路棚改片区负责人告诉记者。
青年路二完小分校项目即牡丹区第二小学青年路分校,是牡丹区规划建设的一所高标准、规范化的小学。学校位于棚改片区内,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东部城区学校大班额和优质教育问题。
实践证明,棚户区改造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高效利用土地、房地产去库存、改善城市形象、扩大政府税源、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所凸显的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不断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
记者 张 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