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看菏泽·系列报道⑥
激活文化基因 助力全域旅游
3月9日,记者来到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水浒好汉城。
走在石板路上,但见两旁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古代建筑群,仿佛置身于宋代小城。水浒文化博物馆、郓城县衙、晁家庄等十几个景点,采用整体搬迁的方式,将散落各地民间具有水浒文化特色的古代建筑征集到郓城——水浒好汉城只是郓城县水浒文化精品旅游项目之一,项目入选了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
文化旅游是全省重点打造的五大优势产业,属国家定义的五大幸福产业,也是我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重点产业。
水浒好汉城项目相关负责人郑如东告诉记者:“水浒文化精品旅游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9.88万平方米。包括建设文旅产业聚集区、水浒文化街、水浒好汉城、水浒故里旅游集散中心及其他配套设施。项目以水浒文化为内涵,以旅游产业为载体,充分发挥郓城水浒之源、水浒之根的突出优势,集中打造集游客集散、旅游交通、智慧旅游、文化创业、生活休闲为一体的全旅游链条。”
旅游环境之外的景观是可以复制的,但独一无二且契合于当地自然与文化环境的文化主题是不可复制的。
日前,记者从市旅游局获悉,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我市要全面拓展文化旅游所包含的领域,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积极运用文化旅游发展的新要素,树立“文化+”、“旅游+”理念,推动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一体发展,为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寻根”、“注魂”。
附着于独特文化之上的产品也是不可复制的,推而及之,烙上强烈文化印记、融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氛围更是不可复制的。
我市历史文化深厚,既有成阳古城、昌邑古国等历史名胜,又有庄子、范蠡、水浒英雄等历史名人,更有国花牡丹享誉中外。
由于我们过去狭义地理解文化旅游概念,对文化旅游资源存在着纵向挖掘不深、横向拓展不够问题,有大题材没有写出大作品,有好题目没能作出好文章。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将加大对商都文化、孙膑文化、陶朱公文化等的发掘研究力度,着力打造“牡丹之都”都市休闲旅游、“兵圣-水浒”历史文化产业、“伯乐-禅修”民俗宗教旅游、黄河文化休闲旅游和黄河故道生态旅游等文化旅游集聚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菏泽视察工作时指出,菏泽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在鄄城县,尧帝陵文化旅游风景区项目将于今年开工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以原陵区为中心,主要建设尧帝陵生态绿地公园、尧庙区、祭祀区、陵墓区等四大主体功能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寻根祭祖、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大型旅游综合体。该项目负责人张俊起告诉记者:“据考证,鄄城为中国龙文化的发祥地,上古属“颛顼”之虚,“三皇五帝”中的尧、舜二帝都曾在鄄城境内活动,尧帝陵便是在鄄城谷林。”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花色泽艳丽,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而提起牡丹,就不得不提牡丹之都——菏泽。在牡丹区,一个总建筑面积为20余万平方米的牡丹国际国花博览园项目也即将拔地而起,项目包括牡丹国际国花博览馆、文化交流中心、国花园艺示范种植园、英国伊甸园温室大棚、国粹大观+共享农庄、院士工作站+专家农庄、双创培育基地以及学校医院等。
牡丹国际国花博览园以牡丹文化、国花文化为特色,对接导入地方文化为补充,形成牡丹产业与休闲服务业一体化发展的生态型文化、产业综合体。该项目负责人胡刚向记者介绍,通过项目建设,将打造国际国花交流承载区、城市文化承载区、产业发展的生态样板区和田园生态生活示范区,使牡丹国际国花博览园成为面向国际的全球国花交流展示平台,成为世界的国际大自然体验中心,成为面向全国的中国历史文化特色小镇。
目前,我市正在加紧制定“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一系列相关指导意见,文件的出台将会进一步明晰我市文化旅游的动能转换发展。可以想象,未来,文化旅游业将会更好地发挥产业链条长、关联性强、连续带动各业协同发展的优势,通过‘旅游+’‘+旅游’,进一步促进十大新旧动能转换的整体推进和全面突破。” 记者 王众 马源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