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柴刀保生态 操起菜刀做旅游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放下柴刀保生态 操起菜刀做旅游

2017-10-04 10:56:57 来源:新华网

村民杨华军自从10多年前放弃造纸的手艺后,再也没有上山砍过一次竹子。

“我放下柴刀拿起菜刀,搞起了农家乐,日子比过去好了很多。”站在自家的院坝里,杨华军微笑着向来村里游玩的客人打招呼。

今年48岁的杨华军是贵州省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的村民。云舍村位于梵净山下,太平河畔,是一个有数百年历史的土家族古村寨。全村村民520户、1927人,杨氏后裔占了百分之九十八。

“造纸是我们祖上传下来的技艺,也曾是村里大多数村民谋生的手艺、收入的主要来源。”杨华军说,就在10年前,村里几乎家家造纸,手工作坊沿河而建,年收入从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造纸就要砍竹子。杨华军说,像割韭菜一样,砍了这一丛,再砍另一丛。一丛砍完了,再等另一丛长起来。

杨华军当时是村里的造纸大户,他一年的收入可达上万元。但造纸需全家出动,劳动量很大,当时家里六七口人,所得收入人均分下来并不多,生活的压力迫使他出去打工。而跟杨华军一样,放弃造纸技艺,外出务工的村民也不断增多,砍竹子的越来越少。加上县里近些年来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力度,山上又“染”上了绿色。

“2004年,我跟媳妇一起去了浙江,我们在建筑工地上贴瓷砖,两个人加起来工资一个月最高有上万元。2010年,我们回家来修建了两层有12间屋子的连栋砖木楼房。”杨华军说,当时他发现村里山青了、水绿了,来玩的外地游客也很多。

“看到村里有几户人家开农家乐,我也觉得这是个发展的好机会,也开起了农家乐。”他说,现在,他家的农家乐年纯收入超10万元了。

绿水青山慢慢变成了金山银山,村里人也主动转变思路,纷纷搞起了农家乐、旅馆等。政府先后投入数百万元改造村里的基础设施、水电路,并打造产业项目,帮助带动云舍及其周边村民转产就业。

太平镇上的居民杨海3年前来村中租了1栋3层的土家族造型的楼房,开办了一家客栈,经营本土家常菜,目前一年纯收入一二十万元。

“前来游玩的游客每年都有增加,尤其是暑假以及节假日,来玩的人更多,我这里经常一天要做20多桌饭菜,忙都忙不过来。”杨海说。

逐步火热的乡村旅游给村民创造了就近就业的机会。李秀珍是这家客栈里唯一的服务员,她所居住的梭家苗寨距离云舍不足十分钟路程。3年前,她返乡就业,照顾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现在一个月工资2000多元。

“我之前在广州、深圳等地打工,虽然工资比这里高一些,但顾不了家。现在既能照顾家人,又能在家门口上班,两全其美。”她说,家乡四面环山,生态环境优美,人也过得更舒心。

太平镇科技副镇长、驻村工作组组长杨政军介绍,目前,云舍全村共有农家乐35家,带动旅游从业人员120余人,年接待人数17万余人次,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245元。

“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金山银山’又促进村民自觉保护绿水青山、爱护村庄环境。”杨政军说,村里还制定了村规民约,加强村容村貌的整治和保护,效果显著。如今,走在村中,青山伴秀水、秀水绕古屋,云舍正从一个古村寨走向富美乡村。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