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催生村庄巨变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催生村庄巨变

2017-07-08 10:04:03 来源:中国菏泽网

“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催生村庄巨变

——鄄城县引马镇大黄庄村推行“一二三四五”工作法见闻

鄄城县引马镇大黄庄村共有476户、1573人,耕地3560亩, 党支部成员5名、党员51名。多年来,大黄庄村党支部在村党支部书记葛广福的带领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总结探索出了“一二三四五”工作法,由一个民心涣散、管理混乱的落后村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镇”,连续十几年无刑事案件、无治安案件、无群众上访事件,成为远近闻名、颇受羡慕的先进村。

20多年前,大黄庄村还是出了名的穷乱村,村内葛、陈、王、李、孙五姓宗族势力明争暗斗,五姓代表轮流任村党支部书记,任期长的两年、短的几个月,工作缺乏连续性和长远规划,村干部上任后吃吃喝喝、无心干事,村内时常出现偷盗、骂街、打架斗殴现象,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集体访、越级访时有发生。县、乡工作组多次治理整顿仍是治标不治本,村内各项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一度成为全县关注的落后村。为改变村庄落后瘫痪状况,原引马乡党委选派熟悉村情、群众工作经验丰富、作风硬朗、工作方法灵活的乡农技网长葛广福回村任党支部书记,拉开了村党支部用“一二三四五”工作法管村治村的序幕。

“一”即一本民情日记,记录群众诉求,连接干群心,是大黄庄的“晴雨表”。村党支部书记葛广福上任伊始,就给村“两委”成员每人发了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要求每名村干部分三个内容记好“民情日记”,一看群众有哪些难事;二听群众有哪些意见;三查自己做了哪些工作。村党支部每周召开一次对头会,检查交流民情日记内容,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针对民情日记中有群众反映村干部吃喝、村务财务不透明等问题,村党支部书记带头不抽公家烟、不喝公家酒,推选有群众威信的人组成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会和民主理财小组,凡村内重大事务和重大开支,都自觉接受“两会一组”监督,并坚持月月如实向群众公开。针对“民情日记”中反映村霸葛某收购生猪,自己出的价格低,还不许村民外卖,更不允许外人来收的问题,村党支部召开全体党员会统一思想坚决予以打击,并发动群众以市场价格外卖生猪,在公安部门的支持下,葛某在全体村民大会上承认了错误,并表示永不强买强卖、永不骂街、永不打架斗殴。依托民情日记这个载体,村党支部广泛收集了群众反映的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有效化解了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各项工作迅速走向正轨。

“二”即两大维稳举措,建设平安家园,保障事业发展,是大黄庄的“保护器”。一是加强人防队伍建设。为确保村内各项维稳工作有人负责,村党支部成立了督查组、调解组、联防组。督查组由村干部组成,主要负责村内不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村民王某与原村干部李某有过节,夜里砍了李某的杨树苗,督查组通过分析推理地里留下的脚印和走访查证,找到了王某,并成功化解了两家的积怨。调解组由群众威信高、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部组成,原村党支部书记李帅东担任调解组副组长后,从来不拿村里一分钱,义务协助村党支部解决了大量民事纠纷。联防组由青年党员组成,全村按区域划分为23个联防小组,每个联防小组包含10户村民,白天看家护院、夜间打更巡逻,定期交流联防信息、共享防范经验、通报治安形势、宣传治安防范常识。二是加强物防技防建设。大黄庄村4个出村路口周围全是耕地,出行极为方便。为加强安全防范,村党支部先后投资20万元,沿村庄四周挖通了3米深、8米宽的围村沟,并在4个出村路口修建了打更房,安排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为村庄架起了坚固的外围防线。特别是近年来投资3万余元,在村内安装22个高清监控探头,实现了进出村口、大街小巷全覆盖,为维护村庄稳定架起了“天网”。

“三”即三项惠民工程,解决民生问题,让群众得实惠,是大黄庄的“扬名碑”。一是实施村庄规划建设工程。上世纪90年代初,针对群众宅基地纠纷多、易激化、难处理等突出问题,村党支部率先启动村庄规划建设工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模式、统一层数、统一层高。当时涉及部分村民房屋拆迁,阻力很大,村党支部书记葛广福先拆自家房子,接着拆弟弟的新房和父母安度晚年的房屋;老党员李进怀主动扒掉两处占大街的院子,没有向村里提一点要求。在党员的感召下,村里很快完成拆迁规划,全村划分9个区域,规划2纵3横5条10米宽的大街和8条5米宽的南北胡同,每户占地4分,腾出耕地180亩,其中155亩重新分配,剩余25亩耕地留作集体资产公开承包。近年来,村党支部又筹资53万元,对村内街道集中进行硬化、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完成“一池三改”150余座,打造了干净整洁、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二是实施移风易俗工程。为规范村民言行举止,1995年村党支部首次组织群众集体讨论议定了《大黄庄村村规民约》,并由群众当众签字,张贴到每家每户,同时利用村大喇叭、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宣讲,使村规民约达到了“入户、入耳、入心”的效果。比如,针对村里一些人仗着自己门户大,一和别人有争执就“骂街”,专门定了一个规矩:谁骂人,罚款100元,不听劝的,加倍罚,连续罚了4个人之后,村里喝酒骂街的“陋习”不见了。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1996年开始,村党支部首创“好婆婆”“好妯娌”等评选活动,对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并在全村张榜公布,至今已坚持21年,“孝老爱亲”在全村蔚然成风。为破除陈规陋习、简办红白喜事,2008年初,村党支部倡导成立村红白理事会,全村一个标准,哪家不按规矩偷着办,不能评为文明户,全村点名批评。截至目前,村红白理事会先后帮助33户农户操办红白事,共为村民节省宴请花销约26万元。三是实施农业设施建设工程。大黄庄村处在苏泗庄灌区下游,引黄灌溉非常困难,群众反映强烈。为解决这一难题,村党支部采取“村里拿一点、在外工作人员捐一点、到有关部门争取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钻打机井27眼,配套建设泵、管、房等设施,实现了“以河补源、以井保丰,井灌黄灌”双配套,旱涝保丰收。

“四”即四项党建制度,提升党员素质,筑牢战斗堡垒,是大黄庄的“铁规矩”。村党支部有一套坚守十多年不变的制度,就是每名党员耳熟能详的“四个一”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即:每月一次党员会,主要是学习文件,提高素质,增强党性,讨论村内重大问题等;每季度外出党员写一次汇报信,主要是汇报在外学习、工作情况;每季度组织一次义务劳动,主要是清扫大街、清理垃圾,帮助老党员,孤寡老人等;每周一次党员教育课,主要是播放理论、农业科技讲座等。“四个一”制度长年坚持雷打不动,年终村党支部根据执行情况进行考核,选出村里的“五好党员”,并在全村村民大会上表彰。长年在济南工作的流动党员葛文峰每季度按时寄回汇报信,村党支部也不定期寄去学习资料,方便开展学习活动。每逢春节、中秋节、老人节等重大节日,村党支部都要到60岁以上的老党员家中慰问,同时调查有没有家庭矛盾、儿媳是否孝敬公婆等问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四个一”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的实施,实现了对所有党员教育管理的全覆盖,村党支部和全体党员思想同向、目标同步,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持续增强。

“五”即五种村级产业,调整结构抓特色,引领群众齐致富,是大黄庄的“金财神”。村党支部遵循市场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结合发展实际,确立了规模种植、规模养殖、水产开发、集市贸易和村办企业等五种产业,制定规划,渐次推进,引领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在发展规模种植上,以村支部委员李振华为主要带头人,建设200亩示范田,重点发展蔬菜大棚、绿化苗圃、立体套种、经济作物等。其“菠菜+辣椒”种植模式亩均效益5000多元,绿化苗圃亩均效益过万元。在规模养殖上,以村支部委员陈传仓为主要带头人,开发10亩养殖区,重点发展养鸡、养猪、养羊等。在水产开发上,以党员葛广彬为主要带头人,在村南承包了25亩的水塘,亩均效益7000多元。在集市贸易上,村党支部在村中心位置建设集贸市场,制定优惠政策,吸纳30多家商户入驻,带动40多名群众从事服务业。在村办企业上,以村支部委员姜平为主要带头人,投资30多万元建设藤椅加工厂,成立了2个编制组,吸纳本村闲散劳动力4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其中贫困人口19人,人均月增收1000元以上。

通讯员   何正言 聂小猛 李根旭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