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桥提升改造技术在亚洲首次使用●通车后车辆免费通行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恢复通车
跑了三年长途运输的孙永晓,常说自己没有赶上好时候,从河北省邯郸市到江西省赣州市,回来路途正好经过东明黄河公路大桥,由于桥梁提升改造,他只能绕道,无疑增加了不少运输费用。
6月16日早8时许,他驾驶大型货车就来到东明黄河公路大桥山东境内入口处,等候大桥通车。“从邯郸到赣州,再由赣州到唐山,基本是十天一趟,大桥通车后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来回不用绕道,省了不少费用。”孙永晓说。
上午9时40分,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正式恢复通车(右图),孙永晓的货车从山东境内驶入河南省。大桥通车后,过往车辆可免费通行,但禁止49吨以上车辆通行。
大桥出现严重病害急需进行改造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位于山东省东明县与河南省濮阳县之间,是G106京广线上跨越黄河的一座重要特大桥梁,1993年12月竣工通车,大桥全长4142.14米,宽18.5米。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是目前山东省境内最长的一座公路大桥,被誉为“齐鲁第一桥”。建成通车以来,对促进山东、河南两省的经济发展以及中原油田的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东明黄河公路大桥的交通量增长迅速,由于交通量急剧增长,特别是近几年超载车辆的骤增,导致大桥出现梁体开裂、跨中下挠、桥面坑槽等严重病害。
2010年2月,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检测,大桥综合评定为四类桥。为保证大桥安全运营,经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批准,2010年5月在大桥两端设置了限载限高设施,禁止总重超过30吨和高度超过3米的车辆通行。采取这些措施尽管对大桥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但严重影响了两岸的物流交通,制约了两岸经济的发展,急需对该大桥进行改造。
主桥改造技术在亚洲首次使用
在经过专家多次对大桥改造方案进行评审论证后,最终确定了主桥采用矮塔斜拉体系提升改造连续——刚构体系、引桥采用纵向体外束及横向预应力的加固改造方案。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管理处副处长牛进民告诉记者,主桥改造所采用的矮塔斜拉体系提升改造连续——刚构体系技术,在亚洲属于首次使用。这项先进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也只在挪威使用过一次。本次改造工程,共增加了32根桩基、16个索塔、64根斜拉索。
据悉,改造过程中,在主桥的八个桥墩的上、下游两侧分别增加两根桩基,采用植筋等措施与原有承台连接现浇组成新承台,在新增扩大承台上,现浇索塔,通过斜拉索与托梁,使主梁底部增加支撑,从而改善主梁受力状况;引桥上部结构采用纵向体外束及横向预应力加固方案,拆除更换约25片病害严重的T梁,并对T梁增设横向及纵向体外预应力,以提高T梁的抗弯、抗剪及横向联接能力;其他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凿除全桥桥面铺装,重新铺装混凝土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更换桥梁伸缩缝及全部支座,拆除并重新浇筑全桥混凝土安全防撞护栏,增设桥面反光标志,更换全部路灯。
改造工程计划总投资近3亿元,2014年12月正式开工。2015年5月15日起封闭改造,禁止任何车辆通行。2016年底大桥主体改造工程已经完毕,后来又增加了路面中修工期,南北沿线1.9公里的连接线。
作为特大型桥梁,提升改造后,大桥的健康安全检测系统安装在桥梁内部,24小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检测。由于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收费站收费已到期,大桥在6月16日通车后,目前为免费通车,大桥改造后承载能力仍为49吨以下车辆通行。
完善黄河两岸路网布局
“上午的东明黄河公路大桥,车来人往,远远望去……”当日上午,得知大桥通车,牡丹区李村镇的赵洪生特意来到大桥,并记下日记。
而像孙永晓这样跑运输的司机,更是对大桥通车充满了期待:不用绕道,大桥没有通行费,省了不少费用,也节省了运输时间。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管理处处长王清选告诉记者,东明县石化企业众多,大桥通车后,为这些企业省去了不少物流运输费用。
大桥恢复通车后,众多市民来到桥上驻足观看,一些车辆也停在主桥两侧,路政人员及时上桥疏导,并提醒大家切勿停车在桥上驻足拍照、观景,影响交通安全。为避免超重车辆破坏大桥结构和桥面,有关部门将在大桥两端设置限载设施。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是连接鲁豫两省的交通要道,恢复通车之后,完善了黄河两岸公路网布局,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方便群众出行,必将促进黄河两岸更为密切的经济往来。
文/图 记者 张 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