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主旋律的音符飘进百姓心窝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让主旋律的音符飘进百姓心窝

2017-05-18 08:57:16 来源:中国菏泽网

  词作家吕永清用文字为生活打气,为百姓讴歌,30年创作4000余首作品——

  让主旋律的音符飘进百姓心窝

  不想沿袭固有的生命轨迹,词作家吕永清选择了用文字为生活打气,为百姓讴歌。

  30年,4000余首作品中,主旋律作品占了九成。从他的作品中,总能找寻到担当、责任和向上的力量。用他的话说:创作一些给人带来希望的东西,山重水复之后总有柳暗花明之意境,希望给社会带来一些正能量。

  郓城县文化馆创作员吕永清,是个用心写歌的人,在他的潜意识中,群众就是他的亲人,为群众写歌是他一辈子的职责。

  他的作品《最亮的星 最好的人》《心之恋》等曾获过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广播新歌金奖、铜奖、中国曲艺“牡丹奖”各种奖励,先后为央视《锦绣梨园》《艺苑风景线》走进菏泽等大型活动撰稿,举办了“美丽与壮丽——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原创诗文朗诵会”,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自强模范”。

  吕永清说他是八十年代中后期萌发写歌词念头的。因身残初中辍学后,他迷上了听收音机,并养成听歌时随手记歌词的习惯。凡是喜欢的歌,都会凭把歌词记在本子上,累计下来的两本歌词,让他萌发了创作的念头。

  初中辍学后,他在家务农,种过菜、学过柳编、做过裁缝,还当过工人。不甘听从命运的安排,他写信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询问《词刊》地址(《词刊》是我国唯一的一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音乐文学刊物,主要发表歌词作品),自学歌词创作。从那时起,他把自己的磨难当作了财富,把乡里乡亲的心声变成了文字。在音乐与文学的相互交融中潜心创作,拓展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有了写歌的念头,竟然模仿着写起来了,想想那时的自己,我还真挺佩服当时的勇气。”吕永清告诉记者。从1987年开始投稿,到1993年第一期《词刊》刊发他的作品《心之恋》,期间坚持不懈的学习,为他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1989年是建国四十周年,得知《西部词家》举办“西北风”歌词大赛的信息,吕永清写了一首《四十而立》。也就是这首小词,在1990年春天载入了《西北风》歌词集。这是他第一首变成铅字的作品。接下来,自己的作品就不断在各种刊物上发表。

  1997年,郓城县委、县政府把吕永清安排到县文化馆工作,从农村走进了城市,从举起右手宣誓的那天起,吕永清就把为党放歌、为群众呐喊当做了创作的核心。

  从农村走上专业创作之路,吕永清懂得群众的心,经常深入农村采风,无论是蹲在田间地头、亦或是站在街头巷尾、还是坐在农家小院里,他都用心体验着群众的生活。“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这样的话虽然朴素,却凝聚了民意,赢得了民心,也让他的创作更加群众化,更有共鸣度,写出了一首首有血有肉的作品。

  带着朴素的平民情感,吕永清走近群众,饱含深情创作。在农村,他一边与农民交谈,一边用眼睛看、用心灵感悟,“群众的语言是真正有生命力的语言,群众生活的环境就是文学艺术之源。”吕永清说。因为和老支书的一次对话,那一句“为民服务不能怕苦”让吕永清怦然心动,从而写出了《为人民服务不算苦》这首歌,荣获了山东省精品工程奖。

  在城市,他喜欢与各行各业的人交朋友,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用情感悟着他们的疾苦,用笔记录着心灵的文字,《城市美容师》是对环卫工的礼赞,《情漫大路》是对筑路工的讴歌,《脚手架上的兄弟》是对建筑工的咏叹,《我们也是大写的人》是对残疾人心声的真实表达……在吕永清的作品中,主旋律的音符占据了多数。

  从事文艺创作多年,吕永清深深懂得必须用真情来创作。正因为在自己的作品中倾入了真情,他的作品才一次次在国家级报刊、电台、电视台、舞台上演播,一次次获得奖励。

  如今,为身边人讴歌,为社会增添一些正能量是他创作的动力,让主旋律的歌声飞进百姓心窝,更是成为他今后努力的方向。 记者 张 啸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