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改善 幸福来“袭”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基础改善 幸福来“袭”

2017-01-10 09:44:37 来源:中国菏泽网

 

 如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回眸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多点开花、脉动强劲,城市建设成果更多地惠及着人民群众。

  筑牢城市根基,才能更好地普惠民生。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更多的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也许就来自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便捷——

  多睡十分钟的美好

  每天6时20分起床,用最快的速度洗刷,给孩子做饭;7时整,叫儿子起床、吃早饭;7时30分前要走出家门,不然上小学的儿子就要迟到了。

  越来越快的洗刷、做饭速度,永远叫不醒的儿子,还有送学路上的焦急……这便是徐慧娟一天生活的开始。

  家住城区紫玉家园的徐慧娟,丹阳路和天香路是她每天送孩子到市第一实验小学的必经之处,这两条道路,在2016年都进行了提升改造。新的一年刚刚来临,徐慧娟发现,“每天都要走的丹阳路变了模样,也好走了很多,开车出门、回家可以节省一些时间。”

  1月5日,徐慧娟比平时晚起床了十分钟,淅淅沥沥的小雨并没有让改造后的丹阳路变得拥堵。7时30分出门,途经丹阳路、天香路、中华路,看着儿子走上去年9月底开始启用的过街天桥。7时45分,儿子从过街天桥上通过马路,徐慧娟才放心离开去单位,自己上班、儿子上学都没有晚点。

  渠化路口、双向六车道、新增绿化带,改造后的丹阳路,提升了城市品位,缓解了交通压力,成为市民口中的越来越畅通的“智能化”道路。与此同时,2016年像丹阳路这样的提升改造工程,城区共实施城市微循环能力提升项目22个,从增强城市内部布局合理性、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提升城市通透性方面着手,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少跑一段路的便利

  元旦假期,王炜准备陪孩子到茂业百货看场电影,网上订好票,一家人驱车前往。还没到地方,王炜就习惯性地往茂业百货附近的小区内停车,妻子提醒他:超市旁边的停车场都建好了,不用再停到附近小区了。

  “以前去超市,就担心停车的事儿,每到节假日,超市门口停满了车,只好在附近小区找能停车的地儿,然后再步行去超市,现在有了停车场,方便了很多。”王炜说。

  看完电影,王炜一家回到居住的颐馨苑小区,妻子徐萍在和平路便民市场就下车了。整洁明亮的便民市场内,不同的经营区按照分类划分、种类齐全,粮油果蔬等整齐摆放在货架上,明码标价。昔日“脏乱差”的菜市场已成市民的记忆,华丽变身为干净整洁上档次的“便民商超”。

  家就住在便民市场旁边,徐萍经常在这里买菜,相比以前,现在的菜市场更像个超市,环境好、货品全,购物更放心。

  上街买菜,出门就有干净平价的市场,方便;想吃早点,走出小区就有早市,贴心;外出办事,就近就是停车场,便捷。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就这样一点点堆积起来,我们生活的城市也变得更加宜居。

  2016年,为方便城市居民生活,我市在市区重点规划建设完善规范了20个便民市场、20个停车场、20个健身广场、20个早市、20夜市,目前已经全部建成投用,100处便民设施更加方便了群众。

  架起连心桥的期盼

  让百姓生活更舒适,是城市建设不懈的追求,也是城市建设惠民所在。

  傍晚,华灯初上,菏泽火车站站前广场像往常一样响起了动人的旋律,大家在广场上跳起广场舞,其乐融融。正在跳舞李兰香高兴地说:“这个广场建起来以后,只要不下雨,我们这天天来这里活动活动。”

  自己居住在铁路西侧的社区,儿子居住在铁路东侧的小区。一条铁路,让李兰香和孩子之间的距离,由直线变成了曲线。不远处正在建设的丹阳立交桥,是她时常惦记的大工程:这桥看着是不错,啥时候建好了,儿子、儿媳妇来送孙子就方便了!

  一座立交桥,打通的不只是城区东西交通大动脉,还有百姓心中那个梦寐已久的夙愿。家住市开发区丹阳办事处仝庄社区的张德安告诉记者:“以前出门到城区就要走涵洞桥,下雨积水还得绕更远的道路。立交桥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大事,一座桥不仅拉近了与城区的距离,更拉近了群众与政府的心。”

  2016年底,丹阳立交桥已全线贯通,施工方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加班加点工作,加快工程进度,争取早日建成通车。从改善交通,到改变城市,丹阳立交桥建成后,将大大缩短东部城区和城市中心区的距离,给东部城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

  宜居暖心房的夙愿

  新房已经装修完毕,这个春节,付道勇一家就要在新家度过。

  从巨野县永丰街道办事处二街社区到佳信·铂金豪庭小区,从低矮破旧、环境脏差的棚户区,到宽敞明亮、配套齐全的高楼大厦,棚改政策提升的不仅是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圆了棚户区居民的住上宜居暖心房的夙愿。

  棚改前,付道勇家里有四间瓦房。签订完征收协议后,他选择了两套政府提供集中购买的房源,一套面积稍大的自己住,还有一套留给儿子结婚时用。

  “一套养用来老,一套给儿子当婚房。通过棚改,小院换了两套楼房还领到补偿款,这些钱足够我装修房屋。辛苦了大半辈子,没想到通过国家的好政策了了人生两大心愿。”付道勇告诉记者。

  房屋是安身立命之本,对于居住在的棚户区居民来说,搬进新楼房是他们多年的梦想。搬出棚户区,住进新家园,是广大棚户区居民的殷切期盼。如今,越来越多的棚改居民正经历着“一辈子不敢想”的转变,掀开生活的崭新一页。

  119个项目、300亿元的投入。2016年,我市6.2万户棚户区群众纳入改造范围,涉及19.8万人,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全年6.2万户的棚改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一位,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着棚改项目快速前进。加大货币化补偿安置力度,建立安置房源库,做好货币化安置房源储备,通过落实相关政策,最大程度让利于棚改居民。

  住暖心房,圆安居梦。伴随着征收、建设等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棚户区居民将告别“蜗居”历史,感受“幸福来敲门”的喜悦。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我市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积极回应百姓关切,努力增进人民福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切实让群众过上了更好的生活,真正让群众感到到这座城市便捷、舒适与美好。

  记者 张 啸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