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培军
1982年,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来菏泽视察,指示“要建设以牡丹为主的花园,让群众四季有花看”;
1985年10月,菏泽花农赵孝武、赵孝知走进中南海,为周恩来故居补栽牡丹;
1994年,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视察菏泽,并题写“中国牡丹之乡”;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尧舜牡丹产业园,表示:今天长了见识,令人印象深刻。
绝代只西子,众芳唯牡丹,菏泽因牡丹而与多位国家领导人结缘。
让群众四季有花看
花开九州醉,香邀四海宾。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菏泽尧舜牡丹产业园,走进展厅、车间了解牡丹开发情况。得知牡丹不仅可观赏、药用,还炼出牡丹籽油,开发出茶、精油、食品、保健品,总书记十分感兴趣。他拿起一瓶牡丹籽油,打开瓶盖闻了闻,询问定价、产销情况。他表示,今天长了见识,令人印象深刻。菏泽牡丹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广大市民因此而倍受鼓舞。
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会发现,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至少有数十名国家领导人与菏泽结下了牡丹情缘。
“曹州牡丹园的建设发展,与胡耀邦同志的关心爱护密不可分。”曹州牡丹园负责人王汝昌感慨万千。曹州牡丹园四季温室内的牡丹通过反季节栽培技术,实现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可见牡丹盛开的美景。三十多年前,这曾经是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的梦想。
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菏泽先后建起赵楼牡丹园、李集牡丹园等。真正建起上规模的牡丹园,是在胡耀邦同志视察菏泽后。牡丹区档案馆保存着一封原菏泽市委、市政府于1984年10月20日致胡耀邦的汇报信。信中显示:1982年10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指示:“要建以牡丹为主的花园,让群众四季有花看。”据了解,胡耀邦在视察牡丹园时,亲自提议规划重建,并将其定名为“曹州牡丹园”,随后拨专款用于牡丹的开发和保护,实现了菏泽旅游业发展的第一次质的飞越。曾任省政协菏泽地区工委副主任的黄爱菊曾经参加了对胡耀邦同志的接待工作,她在《胡耀邦视察菏泽纪实》中写道:“当我说是菏泽人时,他说:‘你是不是黄巢的后代?菏泽牡丹闻名全国,你怎么不爱牡丹偏爱菊呢!’他说完笑了,我们也都随之笑了。”
在胡耀邦同志视察菏泽后不久,省政府拨专款建设曹州牡丹园、古今园、百花园等“三园”。1983年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牡丹园——曹州牡丹园宣告建成。
菏泽牡丹栽进中南海
1985年10月的一天,在中南海周恩来故居,菏泽花农赵孝武带着家乡父老的重托,满怀崇敬之情,正埋头栽植着从菏泽精选来的牡丹,他怕伤着牡丹根,就干脆舍弃了栽花工具,用手轻轻地扒开,轻轻地培土……忽然,一个亲切而熟悉的声音从他背后传来:“辛苦了,老同志。”赵孝武忽地站起身,敬爱的邓颖超同志,正站在身后亲切地和他打招呼。顿时,赵孝武眼眶里溢满了热泪。
临来的时候,有关领导交待说邓颖超同志行动不便,如果她接见,一定要迎上去,千万别让她走下台阶。谁知道,就在赵孝武专心栽植牡丹时,邓颖超已经走到了他的跟前,邓颖超用双手握住满是泥土的大手说:“你来给我栽植牡丹,是难得的客人。我谢谢你了。我这个地方栽牡丹不易,你可一定要栽活它。”“邓大姐您放心吧,俺菏泽的牡丹栽倒哪里哪里活,都能开花。”邓颖超紧握着他的手说:“你来我这里,不容易,一定要吃了饭再走。”邓颖超一连挽留了三次,直到国务院的工作人员说已经准备好饭了,她才松开了手。这次栽花时,细心的赵孝武发现,周总理故居原有的几株牡丹长势不大好。
赵孝武回到菏泽后,赵孝知接替他进京。中南海的老花工对赵孝知说:“总理特别喜欢牡丹,我虽然细心管理,可就是开花不好。”赵孝知看了看说:“主要是下面的枝条没能及时整枝拿芽。”老花工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只因为总理太喜欢牡丹了,所以我不敢轻易动它。”赵孝知一边修剪枝桠一边向老花工讲解技术要领,没有想到邓颖超同志又走过来了:“总理非常喜欢牡丹,特别是这几株开粉色花的,这次请您来就是专门请你把菏泽的技术教给他(老花工)的。”赵孝知随后又向邓颖超汇报好了菏泽牡丹的发展情况,邓颖超听了很高兴。赵孝知回忆,邓颖超要留他吃饭,他说自己去吃工作餐。邓颖超说:“你是帮我们栽植牡丹的,是我的客人,你走我就生气了,我已经安排厨房做好饭了。”无奈之下,赵孝知和邓颖超一块吃了一顿饭。“哪里是山珍海味,就是家常便饭,几个平平常常的菜。”赵孝知回忆说,“她那么平易近人,就像自己的老大姐。”
后来,赵孝知曾经应邀到到胡耀邦家去管理牡丹。“进门后,胡耀邦同志亲自拿起暖壶,给我们倒了一杯水。我慌忙站起来,要自己倒,他说‘你坐着,你是我请来照顾牡丹的,你是客人。’”时过多年,但赵孝知依然对这一幕记得清清楚楚,“作为总书记,他是那么大的领导人,那么和蔼可亲,真是让人难以忘怀。”
何鲁丽与凝香园
位于菏泽开发区岳程办事处岳楼村的凝香园,是菏泽三大牡丹园之外的另一比较著名的牡丹园,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何鲁丽手写的“凝香园”三个大字,被刻在园内一座三米多高的石碑上。据了解,何家花园是我国古代北方八大名园之一,正式建于宋代,是曹州府第一游览名胜。元朝时蒙古族袁姓占据此园,取名“正春园”。明万历年间,何家五世祖、当朝御使何尔健购买此园,在原来花园的基础上扩建,修建“凝香园”。“当时何家花园在全国很有名气,园内种植了大量的名贵植物,是曹州府第一游览名胜。”对何家历史深有研究、原菏泽师专退休教授何淑淦说,何家花园是我国古代北方八大名园之一。
何家花园优美的景色不仅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驻足留念,何氏家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培养了一大批为祖国做出贡献的英才。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何思源和他的女儿何鲁丽都是何家的骄傲。2011年4月8日下午,回乡省亲的何鲁丽说:“何家花园既是何氏家族的,也是整个菏泽的文物。”随后,何鲁丽在市领导陪同下参观了曹州牡丹园。
叶剑英命名“玉石粉”
菏泽王梨庄村民王文德,人称“牡丹王”,1989年去世,1951年至1981年应聘去北京北海公园、景山公园管理牡丹,并先后多次将菏泽牡丹200多个优良品种引到景山。据史料记载,叶剑英元帅年年去景山公园看牡丹,“玉石粉”这个牡丹名字,是他同郭沫若一块起的;“红艳艳”这个名字,是他同万里一起起的。
1985年3月,为扩大菏泽牡丹知名度,原菏泽市在北京举办以牡丹为题材的菏泽牡丹书画展。为烘托展览气氛,决定在书画展上配展菏泽牡丹。那时候,在菏泽历史上,还没有北方温室催花成功的先例。当年春节前后,接到任务的赵孝知和赵建修等人,通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催花牡丹叶花并茂,十分喜人。菏泽牡丹书画展展出的第一天上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到馆参观祝贺,并仔细观赏牡丹字画与盛开的牡丹鲜花,称赞“菏泽真了不得”。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肖华上将,在参观书画展时,看到盛开的牡丹花,赞不绝口:“冰天雪地的时候,能看到‘花中之王’怒放,北京人的眼福不浅。”高兴之余,他挥毫写下了“花墨相辉”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责任编辑 羊莹春)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