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 啸 通讯员 李德安 郜玉华
开栏的话
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是全省、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如何巩固农业大市基础地位,增创发展新优势,加快农业由大到强转变,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一批特色产业村,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市领导于明晓、孙爱军、解维俊、王桂松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时予以指导、支持,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并辅以必要的管理。23个特色专业村涵盖特色种养、林木产品加工、生态旅游、多种经营等多个方面,对我市农村特色发展、转型发展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为总结推广其发展经验,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本报记者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和企业生产一线调查了解,与重点村、典型合作社及产业带头人座谈交流,发回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特色产业,富民兴村,今日起,本报开设“特色产业村探秘”专栏,集中报道我市23个特色产业村如何通过自身优势特色产业,挖掘普通乡村的发展潜力,敬请关注。
52岁的周纪民,很少进厂房帮忙,不是不想,而是没空儿。
4年前,一直家庭作坊式生产毛刷木把的他,开始租地建厂房,个体加工户转为加工企业,周纪民真正成了“老板”。而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走南闯北跑订单,有了订单,才有活儿干、有钱赚。最近订单太多,他抽空也到厂里帮忙,打小就跟着“拉大锯”的他,从事刷把加工几十年,干起活来是一把好手。
而在牡丹区大黄集镇周集村,像周纪民这样从事刷把生产的“老板”比比皆是:全村500户人家,80%参与这个产业。走进这个1600余人的小乡村,一眼望去,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满眼堆积成片的木材。而这一根根木材,撬动着年产值上亿元的生态大产业,红红火火的刷把产业成为这个小乡村“生态发展、绿色崛起”的最好诠释。
“老辈留下的吃饭手艺”
一句“老辈留下的吃饭手艺”,便可大致了解刷把生产在这个小乡村悠久的历史。
11月15日上午,在自家厂房内,周纪民正在分割木材,西服配拖鞋的搭配,让他和厂房里其他的工人略显不同。村委会主任周德运在厂房门口招呼着:“纪民,先歇会儿,记者来采访了。”
换上拖鞋进车间,穿上皮鞋就能出去跑业务。拍着身上的灰尘走出厂房,周纪民笑着说:“年年都有记者来,俺村现在越来越出名了。”这话不假,单论木制品刷把加工生产基地,这里称得上是“江北第一村”。
打小跟着父亲学手艺,为的就是家人一句“这是个吃饭的手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看着家人纯手工制作刷把,周纪民将各道工序熟记在心,二十出头,就开始在生产队里干。
1988年,26岁的周纪民开始外出闯荡,找厂家,接订单。“那时候订单不多,有单子就干,一年能干半年的活就不错了,一天挣不了10块钱。”周纪民说,“一直到2003年,才算‘趟开路’,江苏无锡、扬州的几个大厂子,都要俺的货。”
那时候,周纪民和2个朋友一起干,来了订单平分加工,产品做好一起发货,也算是“股份制”。2010年,有了资本的周纪民在村里租地,投资30万元建起10间厂房。老辈手艺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铁匠打造的工具已经落后,生产设备“鸟枪换炮”后,他的厂子已是半机械化生产,可生产30多个品种的刷把。
仅今年春季,周纪民的厂子就接到订单300万把,如今他的厂子年产值在200万元以上。
“都当老板,谁还出去打工?”
“纪民这都不算大老板,多年来我们村刷把从业户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如今小工厂遍地开花。全村还成立了11家规模较大的刷把生产公司。去年,我们村刷把加工产业年销售额达到1.3亿元,仅刷把一项,参与的群众平均年收入就达到3.5万元。”周集村党支部书记周广浩告诉记者。
这个1600多人的小乡村,没人外出务工,还吸引了2000多附近村民来打工,在菏泽并不多见。
为啥?朴实的村民说得实在:“都当老板,谁还出去打工?”
26岁的张焕丽,家在大黄集镇岗李村,每天清早骑电动车来到3公里外的周集村,在一家刷把生产公司工作。画板(在板材上画出刷把模型),就是她一整天的工作,简单的流程,不算太累的工作,一个月可收入2000多元。
“家里有孩子,没法出去打工,俺村里好多人都在周集村的厂子工作,在这里干,离家近,一样挣钱。”低头干活的张焕丽说。
“遍地都是厂子,全员从业,这是啥时候开始的事儿?”记者问周广浩。
周广浩想了想说,2000年以后,为扶持周集村刷把产业发展,大黄集镇党委、政府出台“个体加工户优先安排贷款、办企业优先安排地皮”等优惠扶持措施,发动群众发展刷把产业,动员村内刷把加工致富典型现身说教,并帮助群众跑市场、联系客户,群众的发展劲头被调动起来。
半年时间,当时440户的村子,有300多户开始从事刷把加工项目,没技术就相互学习,没设备就千方百计从外地购,没资金政府积极协调贷款。村里“敢吃螃蟹”的人抓住这一良机,或家庭生产、或合伙开办刷把企业,个体刷把加工户和刷把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一度停业停产的传统项目重新焕发了生机。
“自家订单自家跑”
兴泰木柄有限公司是周集村规模比较大的专业刷把生产厂家,2009年注册成立,现在年产刷把6000万支,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60岁的周玉景是这家公司的老板。
对于如何发展起来,怎样做大做强这样的问题,周玉景微微一笑,淡淡地说:“16岁开始干这个,几十年来慢慢发展呗,接的订单多了就分给下边人干,设备技术咱都有,人家厂家需要的型号、款式都能做出来。们的产品全部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生产毛刷的大工厂,都进我们的货。”
刷把是日常生活、工作中用的毛刷的木把,村里加工出来的刷把只是半成品,要供给外地大厂家制作成毛刷,才能出售。
离开这家公司后,陪同采访的大黄集镇文化站站长张静冬告诉记者,周集村80%村民从事刷把加工,这些年来都是各自跑各自的订单,都是本村人,谁也不抢别人的订单。
加工刷把的手艺在这个小乡村传承了下来,如今,周集村已是远近闻名的刷把专业村,该村能生产各式刷把100余种,产品远销浙江、湖南、福建等10多个省市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从一家一户的加工模式到买设备建厂房,周集村的刷把生产已经初具规模。2013年,该村纳税额达400余万元,在镇里人口比重不足1/20周集村,全年税收占大黄集镇全部税收的1/4。
“合作社”可望不可及
走访村里的几家企业,记者发现,由纯手工加工,到如今的半机械化生产,生产设备在现代化的今天仍然略显落后。各家各户生产的是低档半成品,企业规模小,且没有自己的品牌。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周集村刷把加工生产基地的路还很长。
周德运说,忙完村里的事务,自己在家也加工刷把,一年下来有三四万元的额外收入。问及刷把产业今后的发展,周德云说:“作为刷把加工生产基地,各家各户发展还是缺资金,成立合作社抱团发展才是正道。”
同样的问题,周纪民、周玉景等人也是这样回答。“加工刷把,生产过程中的下脚料和锯末还可以再利用,投入资金少,见效快;可若是想做终端产品,光设备和厂房建设就得近千万元。”周纪民说。
“价格不稳定,你卖一毛,人家敢叫八分,你说咋弄?”周广浩说。由于没有成立合作社,无法统一定价,各家各户各自为战,擅自压低价格,致使市场环境不断恶化,利润空间不断缩小。
周广浩干了7年村党支部书记,这7年也是村里刷把加工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全村年刷把产量达到4亿支。“不同于种养殖合作社,这个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需要大量资金,村里牵头恐怕没有这个实力。”周广浩直言。
各家香火逐渐旺,抱团发展的路在何方?大黄集镇党委书记彭玉奎告诉记者,镇里将出台制定完善科学可行的扶持政策,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鼓励城市工商资本注入、投资建厂,由单纯的制作刷把到制作毛刷等终端产品转变。同时成立合作社,探索专业大户之间的资源整合和联合,并按市场需求统一生产经营、统一销售,变盲目生产为有计划生产,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做大做强产业规模。
村里乡道上奔跑着满载刷把的货车,承载着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梦想,每天从周集村启程,驶向全国各地,“刷”新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范卉蕾)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